1月15日,64岁的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从苏州来到上海,却不料从那天起直至今日一直住在*浦江边,“我与上海的一号病人是同一天几乎是同一个时间抵沪,然后就回不去了。”今晚,何建明参加了“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特别网聚活动,与大家聊聊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里的故事,同时他向记者“剧透”了因为“宅”在上海情不自禁提笔创作的两部新作——“上海表情”和“上海筋骨”。
图说:何建明接受采访 澎湃
“我现在站立的土地就是当年我的爷爷的爷爷站立的地方,原先这里就有一个何氏码头,所以每次到上海来,我都怀着无限眷恋的感情。当走遍伦敦、纽约、巴黎,回到上海,看看浦东,我觉得这里比那些地方还要美!”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里,自上而下,无数建设者俯首为牛、深耕浦东的历史足迹在文学的书写中生动再现,时代的剧变和浦东开发开放的伟业尽在其中。
图说: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 官方图
年4月18日,*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开放浦东,浦东的历史自此掀开了新的一页。从阡陌纵横的农田到全世界瞩目的改革开放试验田,浦东的每一次突破都在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留下深深足迹,三十年的奋斗历程展开了一幅时代画卷。何建明说:“浦东为什么是开发开放而不是开放开发,我认为有这样一种意义,中国第一大城市有带动长三角乃至全国发展的气魄,这就是当年领导决策的艺术所在。”为浦东开发付出心力、做出贡献的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致上最深的敬意,何建明尤其提到了当年由各行各业精英组成的浦东开发开放的“八百勇士”,他们当中有领导干部、技术员、普通市民,他们骑着车,甚至赤着脚在当年浦东阡陌纵横的农田里考察调研。他们中的许多人,当年满头青丝,今天有些人路都走不动了,有些人因为劳累过度而把生命留在了浦东的土地上,但是他们的故事始终感动着我们。
图说: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浦东史诗》 官方图
疫情期间,何建明找到了写《浦东史诗》时联系过的几位著名医生和卫生系统的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在庚子年的大年初一清晨,有一条信息令他一下从床上跳了起来。“何老师:报告一个好消息,我们的‘一号病人’今天下午正式出院了!她已经连续三天阴性,属于康复的患者……祝你平安健康,新年快乐。”何建明说,这是这个庚子年的第一个早晨他所获得的一个大喜讯,它比一顿年夜饭更令人兴奋。这天清晨,他起床后就从酒店的楼上奔跑到后面的草坪上,向着近处米高的“上海第一楼”——上海中心大厦,向这座伟大而可爱的城市深深地三鞠躬……
“这是我最投入的一次写作”——专访何建明
图说:“上海书展·阅读的力量” 官方图
新民晚报:您疫情期间都在上海吗?
何建明:疫情期间都在,我到上海是因为有一个采访,最初并没有一个有关“抗疫”的写作计划,但是我想到自己年北京非典时期,一直在非典的战疫现场,用两个月的时间写就了长篇纪实文学《北京保卫战》,非典十年祭时,我又写过一篇反思的相关文章,提出过相关提醒,没想到这使我在今年疫情蔓延的那刻忽然成了“网红”。
新民晚报:您这次在上海的抗疫期间的写作有什么特殊重点吗?
何建明:2月8日我完成了一部作品《上海表情》,差不多20万字,讲的就是疫情期间在上海感受到看到的各种情况,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主,上街买东西,从酒店的窗户凝视*浦江,上海处理疫情的情况……我对上海比较熟悉,信息也比较畅通。
现在正在写的是一个更大视野的作品,在这里,“我”后退了,让位给这个伟大的城市,让位给波澜壮阔的故事——从第一个病号如何来到上海,上海如何决策布局,到现在如何处理海外病例倒灌的疫情,整个抗疫的大局面。相对于上海表情,这就是“上海筋骨”。上海是一个大码头,防范是海陆空全方位的“大战役”。
从上海的决策层面开始,一是领导如何指挥组织;二是行业一线,即医务战线,卫健委整个布局追踪每一个病人,医务工作者分为城市内部和支援武汉前方;还有几个城市关卡虹桥机场、虹桥火车站、浦东机场,以及水上,公路,海外轮船;最重要的在于城市的功能层面,整个城市如何在疫情时期正常运行,多万人的吃喝拉撒,在今天我们大家都觉得平静的表面下是无数的工作与辛苦,还有市民如何自觉行动配合,这是一场人民战争。
这部作品具体字数多少尚未有定论,十几万字肯定有。
新民晚报:您每天的写作量大概有多少?
何建明:每天都写,从年初一至今,一天都没有停笔,最多的一天写一万字。写作几十年来,这是我从来没有过的最认真与投入的一次,因为身在其中,亲身感受,采访回来就集中精力写作,“见到太阳真好/笼罩在头顶的恐惧/今天开始消亡……”这首诗就是我的真实写照,我住在*浦江畔,天天看到往日里来来往往不断运送物资到全国各地到世界各地的大小船只都不见了,陆家嘴也人影全无,我从来没有见过上海如此空旷的情景,也许宅在家的上海人,他们所感受到的触动还没有我深,所以我必须写出来。我在上海,对做得好、又为人民创造幸福、安宁和美丽城市的,理当礼赞。(新民晚报记者徐翌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