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此心安处是吾乡
TUhjnbcbe - 2023/5/26 22:11:00

据香港《明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年10月30日,一代武侠小说泰医院逝世,享年94岁。

有人曾说:“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金庸以武侠小说享誉世界,但很多人只知道他是武侠小说作家,不知道他还是企业家、*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与古龙、梁羽生合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剑客”,又与*沾、倪匡和蔡澜合称为“香港四大才子”!

1

金庸,原名查良镛,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家族是书香世家,名门望族,海宁查家曾创造出一门七进士,叔侄五翰林的科举神话。

金庸本人是查升之孙查揆的后裔,实业家査济民,教育家査良钊,诗人查良铮是他的同辈,徐志摩是他的表兄,蒋百里是他的姑父,琼瑶是他的表外甥女,族谱十分强大。

生活在诗书之家,耳濡目染,金庸打小就喜欢看书,他不但熟读经史,还阅读了大量的明清小说、西洋小说以及武侠小说,为他日后的武侠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年,他离乡前往嘉兴中学读书,第二年日*入侵,13岁的金庸随学校南下,开始了千里跋涉的流亡之旅,年于浙江省立联合高中初中部就读。

15岁时,金庸和两位同学合作,编了一本《献给投考初中者》,根据招考的题目,做些模范答案给学生看,是大概相当于今天《高考模拟试题》之类的参考书。

这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做得很成功,赚了很多钱,让他有点得意张狂,年,他写文讽刺训导主任导致被开除,后经校长介绍转学去了衢州就读。

年,金庸考入重庆中央*治大学外交系,因投诉校内*员被勒令退学,后在中央图书馆挂职,年抗战胜利后返乡,在杭州《东南日报》任外勤记者。

年,金庸从三千名投考者中脱颖而出,进入上海《大公报》,年,《大公报》香港版创刊,金庸被派入香港,时年24岁。

在尚未开始写武侠小说之前,金庸对*治极为关心,他是一个有*治情怀乃至*治抱负的人,希望自己能走向从*这条道路,他的理想,是做一名外交家。

年,为圆自己的外交梦,他北上中国外交部谋职,却因查家的旧社会地主地位,及在国民*旗下学校的学习背景,根不正苗不红,被拒之门外。

第二年,金庸的生父在土改运动中惨遭枪决,他心灰意冷地回到报社,逐渐开始其创作生涯,不过他的创作,来源于一次偶然事件。

在《大公报》的时候,金庸认识了来自广西的同事陈文统,年,两人相继调入《新晚报》编辑副刊,他们志同道合,同样爱好武侠,大有相逢恨晚之感……

年初,香港武术界辈分较高、年纪较大的太极派掌门吴公仪,与少壮的白鹤派掌门陈克夫发生冲突,都认为自家的功夫好,对方不值一提。

他们先是在报章上唇枪舌战,互相攻讦,到后来各不相让,怨愤难消,索性签下一张“各安天命”的生死状,相约到澳门新花园摆擂台一决高下。

消息传出,港澳两地的市民奔走相告,群情鼎沸,这对于生活平淡单调的人们来说,实在是一桩非常刺激的事情。

《新晚报》的总编辑罗孚见市民对擂台比武如此痴迷,灵光一闪,产生了在报纸上连载武侠小说的念头,于是说服陈文统撰写武侠小说。

陈文统去观看了比武,整个过程一点都不好看,短短的几分钟,便以太极派掌门人吴公仪一拳打得白鹤派掌门人陈克夫血流满面而告终,但陈文统却从中得到了灵感。

年1月20日,陈文统采用笔名:梁羽生,开始在《新晚报》上连载第一部新派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小说连载后轰动一时,《新晚报》销路大增。

见此状况,《大公报》也开始向梁羽生约稿,但梁羽生精力有限,连《新晚报》的连载都难于应付,于是,罗孚又把目标对准了查良镛。

年,为了给《新晚报》救急,从未写过小说的查良镛,将自己名字的最后一个镛字拆开,化成笔名:金庸,开始书写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

金庸的文学素养极高,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一炮就响,从此,他与梁羽生两人都走上了武侠创作的不归路……

年,金庸于《香港商报》连载《碧血剑》,年,连载《射雕英雄传》……

从年到年,金庸创作了《雪山飞狐》、《倚天屠龙记》、《天龙八部》和《笑傲江湖》等一共15部武侠小说。

他将除《越女剑》之外的14部武侠经典作品的前缀,串成对联:“飞雪连天射*,笑书神侠倚碧鸳”。

这些小说影响巨大,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等影视作品,受到无数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但也有一些业界人士不喜,比如作家李敖和王朔就表示过批评。

反正我是很喜欢的,他所有的小说我都看过,只是不同阶段喜欢的并不一样,小时候我最爱《射鵰英雄传》,长大后又更喜欢《笑傲江湖》和《天龙八部》。

2

不过,金庸文学上天赋异禀,成就非凡,但在情感上,却不能从一而终,他的婚姻相对来说,不算圆满。

年,金庸在东南日报时认识了杜冶芬,不久后他们就结了婚,这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后来他遭到妻子的背叛,结束了此段婚姻。

年,金庸再娶,第二任妻子名为朱玫,新闻记者出身,她是金庸的患难之妻,不但为他生下二子二女,两人还一起渡过一段艰难的时期。

年,金庸离开了陪伴他十余年的《大公报》,进入长城影业公司当编剧,至于原因,金庸是这么说的:

“我离开左派报纸,是因为那里不能发表反对当时’大跃进‘错误路线的意见,这实在太违反我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本意。”

不过,据传金庸进入长城影业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他想追长城影业的当红影星:夏梦,尽管此时他已经是个有家室的人了。

夏梦小金庸9岁,金庸曾将她比作西施,“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为博夏梦欢心,他先后创作了《绝代佳人》、《兰花花》等电影剧本。

金庸对夏梦可谓用心良苦,可惜夏梦却不为所动,她对金庸说:“今生今世难偿此愿,也许来生来世还有机会”,金庸心中虽然充满遗憾,但也只能尊重夏梦的选择。

不知道是不是为了让金庸死心,就在事业高峰之际,夏梦激流勇退,抛弃一切,去了加拿大生活,“去也终须去,住也不曾住,他年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年,金庸以赚来的稿费积蓄8万元,一手创立《明报》,数十年间,《明报》由一份销量千多份的小报,成为香港最具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媒体之一。

初创时期,金庸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工作之中,妻子朱玫除了照顾孩子,还当报社的主编,她义务跑腿、写稿,并照料金庸的饮食生活。

为了支撑《明报》的发展,朱玫还曾变卖首饰,可以说金庸创业的成功离不开这个贤内助,但就在明报成功之时,两人却摩擦不断,婚姻出现了裂痕。

年,金庸在美国的大儿子查传侠因感情问题自杀,金庸在感伤难过的时候,遇到了林乐怡,她是一家饭店的服务生,同时也是他的忠实读者。

这一年,金庸与朱玫结束了曾经共患难的婚姻,然后与小他29岁的林乐怡缔结第三段姻缘,刚烈的朱玫始终没有与金庸来往。

年11月8日,朱玫在香港病故,享年63岁,替她拿死亡证的,既不是她的前夫,也不是她的儿女,医院的员工,她晚境凄凉令人唏嘘。

对朱玫,金庸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达他的惭愧,他承认他对不起朱玫,这一点,他还算是蛮坦荡的:

“别人怎么看我不管,但我对不起她,我不是合格的丈夫,我的爱情观不够道德,一生一世只爱一个人,我做不到。”

不过他与林乐怡的婚姻倒是挺美满的,两人一直恩爱如初。

3

回来说说明报,金庸认为,想要明报发展壮大,不能将武侠小说读者当成唯一的受众,于是,他决定将他卓越的*治见识付诸笔端。

他为《明报》撰写社评二十余年,以“左手写社评,右手写小说”传为美谈,并成就了另一个金字招牌:查氏社评。

后来中国内地爆发文革,明报坚持报道此事,金庸还特地开辟“北望神州”专栏,此后明报几乎成了香港人了解内地*局变化的主要信息来源。

这期间,正是他连载《笑傲江湖》的时候,这也是为何《笑傲江湖》成为*治寓言的原因所在。

金庸以他炉火纯青的笔触,将自己送上了左派势力的暗杀名单,为自己送来了“豺狼镛”的名号,也将明报事业推向了巅峰。

年9月11日,《鹿鼎记》在香港报刊登完最后一节,金庸宣布挂印封笔:“如果没有什么意外,《鹿鼎记》是我最后一部武侠小说了。”

此后,金庸专心明报事业,明报陆续创立《武侠与历史》、《明报周刊》、《明报晚报》等刊物,成为香港大报,年3月,明报正式挂牌上市。

年底,金庸与智才公司的于品海合创明智控股,出售股权,正式交出控制权,退隐报业江湖。

年,金庸受聘北大名誉教授,年,金庸获香港市*局颁授“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年,获香港*府颁赠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

年,剑桥大学授予金庸荣誉文学博士名衔,年,国立清华大学授予金庸名誉博士学位,年夏季,以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毕业…………

年冬,金庸为香港博物馆金庸馆撰写开馆前言,发在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纪念小册子上,文章讲述了金庸过去的一些趣事。

刚到香港的时候,他一句广东话也不会讲,坐上白牌车,说去餐馆,司机却载了他去差馆(警署)。

当时的香港在经济上、生活上、文化上还比较落后,但香港人坦诚直爽、重视信用、说话可靠,他很快就喜欢上他们,觉得香港的人际关系比上海好。

他在香港一住就几达七十年,大半个人生都在这里度过,在香港结婚、生儿育女、撰写小说、创办报纸,家庭和事业都是在香港建立的。

言外之意,没有香港,就没有后来的他,对香港来说,他是一个移民,但他住的很是心安,就像苏东坡的《定风波》里写的那样:“此心安处是吾乡”。

很多人猜想这将是金庸最后一次提笔,没想到一语成谶,昨天下午5点左右,金庸先生与世长辞,其子查传倜被记者询问时回了7个字“下午走了,很安详”。

笑傲江湖成绝响,此心安处是吾乡!

大师一路走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香港四大才子金庸,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