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公报》创刊周年。
今天我们就来梳理回顾一下相关知识点,这些知识点,今年一定会考到!
《大公报》
基本概念
我国历史悠久,具有广泛影响的时事*治性日报。
第一阶段:
年6月17日由英华创办于天津。报名取自“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之义,定名为“大公”。
目的:冲破封建顽固势力禁锢,运用西方学术观点,对读者进行思想启蒙。
内容:鼓吹变法维新,主张君主立宪,反对封建专制、黑暗吏治和国外侵略。重视言论工作,以“敢言”著称。
第二阶段:
年9月后归王郅隆经营,带有亲日倾向。
第三阶段:((必考点))
年由吴鼎昌、胡*之和张季鸾3人组成的新记公司接办后,在天津原址复刊,从此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该报的办报方针“不*、不卖、不私、不盲”四不主义,长期以此为标榜,作为自己的“社训”,声称“以独立经营为主旨,不与**派系发生关系,不受任何方面的补助津贴”。
“四不主义”的提出在当时确有超乎侪辈之处,表明中国资产阶级报人对报业的认识在理论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它的提出本身就是新闻界力求适应当时中国的*治经济环境的一种表现。
实际上,此三人都与官僚集团有过密切关系,完全超脱*治经济的因素办报是不可能的,《大公报》后来的发展历史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抗战胜利后,《大公报》和《新华日报》的论战中,其反共拥蒋的立场展现得淋漓尽致,并采取“小骂大帮忙”的宣传方法,既讨好蒋介石,又迷惑一般读者。
年4月10日上海版发刊,新中国成立后,重庆版、上海版先后停刊,香港版出版至今。
拓展阅读
年,吴鼎昌、张季鸾、胡*之合组新记公司复办《大公报》。在复刊之日发表了《本社同人之志趣》,这篇文章提出了“不*、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方针。
“不*”,是指“纯以公民之地位发表意见,此外无成见,无背景。凡其行为利于国者,吾人拥护之;其害国者,纠弹之”。
“不卖”,是指“不以言论作交易,不受一切带有*治性质之金钱补助,且不接受*治方面之入股投资”。
“不私”,是指“除愿忠于报纸固有之职外,并无私图。易言之,对于报纸并无私用,愿向全国开放,使为公众喉舌”。
“不盲”,是指不“随声附和”、不“评诋激烈,昧于事实”。
“四不”方针与新闻专业主义“四不”方针体现了大公报新闻专业主义的职业道德精神,与同时期的大多数报刊相比,大公报力求表现出一种客观公正的取向。例如,在抨击国民**府的腐败*治时,能够针对具体问题,做出客观分析;在国难当头,抗战在即时,能够冷静分析敌我力量对比,提出较为可行的建议;在抗战烽火正烈,全国*民共御外敌时,能够把日本*府与日本人民相区别,不一概而论、统统加以声讨。无论是针砭时*,抨击权贵,还是为民请命,代民立言,《大公报》都以鲜明的个性体现着它“拥护国民公共之利益”的职业理想与职业追求。其所追求的新闻客观、经济独立、言论公允、服务公众的报业精神,与西方新闻界以客观性、真实性、自由性、独立性为特征的新闻追求有意识共通之处,这正是今天所谓“新闻专业主义”的基本精神。
新闻专业主义精神是美国新闻史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公共服务”信念,它相信可以从非*派、非团体的立场客观地报道新闻事实,从而服务于全体人民。
大公报的主持人吴鼎昌、胡*之、张季鸾都是*治意识极为强烈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尽管声称主张“不*、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主义”,但在涉及到其阶级的根本利害时,他们总不免会左右摇摆不定。《大公报》的主持人只能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认识水平来报道和评论事实,而他们的思想意识始终没能超越他们所在的那个阶级的局限。
大公报历史上的名记者
大公报也涌现出不少优秀记者、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为近代以来位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设立了专门的辞条,其中大公报人占13条。大公报被誉为“新闻界的*埔*校”。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来追忆大公报历史上的部分名记者、名编辑,怀念这些新闻前辈,谨此纪念。
“新记”三杰铸报界典范
图:年9月1日,张季鸾以大公报记者的名义在头版发表《本社同人之志趣》一文,提出了“不*、不卖、不私、不盲”的“四不”办报方针
大公报年6月17日在天津创刊,馆设法租界,创刊人是满清正红旗人英敛之。年,在吴鼎昌联合张季鸾、胡*之合组“新记公司”接盘大公报后,这家老牌的华北报纸便形成了吴、张、胡的“三驾马车”经营模式,吴鼎昌任社长,胡*之任总经理,张季鸾任总编辑。
胡*之
作为记者,胡*之是唯一采访巴黎和会的中国记者。作为老板,他让大公报总发行量由初办时的几千份一度增长到20万份并成为全国性大报,不遗余力延揽、提携、培养了范长江、徐铸成、萧乾、朱启平、金庸等一批人才,后来都名满天下。在60年人生岁月中,在大公报服务长达27年。新闻史家评价他与大公报“渊源最深、贡献最大”。
张季鸾
张季鸾年留学日本,年学成回国。辛亥革命后,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的秘书,参与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重要文件,并且发出了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一份新闻专电。在国难当头之时,张季鸾以笔代枪,言论报国,激励中华民族共赴国难、奋力抗日,其作用甚至比刀枪更关键。
年,西安事变爆发。张季鸾曾接连发出多篇社论,其中一篇《给西安*界的公开信》劝告东北*将士迷途知返,不能误国误民,要求张学良等人无条件地释放蒋介石,还要张学良向蒋介石赔罪。这篇社评说得入情入理,特别把东北*的处境与其遭遇,说得极为透彻。报纸被国民*府加印40万份空投西安城。当时参加事变的几位东北高级*事将领曾表示,“大公报这篇《给西安*界的公开信》成了近代历史重要文献之一,其所发生的功效绝对大于楚汉争霸中的‘楚歌’”。这篇社评在历史关头起到了重大作用,促进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王芸生
王芸生笔名旧闻记者,祖籍河北静海。
年夏进入天津大公报,因撰写《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而一举成名。
年9月任重庆大公报总编辑,主持大公报言论。年,大公报成立总管理处后,任总编辑和社评委员会主任。
新中国成立初期,担任上海大公报总编辑,后任北京大公报社长。曾是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协常委,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国日本友好协会副会长。著有《芸生文存》、《六十年来中国与日本》、《台湾史话》等。
战地群英笔录历史
范长江
范长江生于年,四川内江人。作为业余通讯员的范长江消息写得生动又深刻,受到大公报总经理胡*之的赏识。唯才是举的胡*之特地到北平约见范长江,希望他专门为大公报写稿,每月由报社付给他15元固定稿费,而不再按稿计酬。从此,范长江正式跨上新闻舞台。
年7月,范长江以大公报记者的身份,从四川成都开始了他的著名的旅行考察。这次旅行考察,历时10个月,马不停蹄,舟车劳顿,行程余里,足迹遍及四川、陕西、青海、甘肃、内蒙古等西北五省区,历尽艰辛采写了大量的旅行通讯,陆续寄回天津,第一次在大公报上公开真实地报道了红*长征的行迹和西北近况,揭露了西北地区当权者的种种弊*,把西北的*治、经济、*事、文化和民族等问题展现在读者面前,比美国著名记者爱德加.斯诺对长征的报道还早一年多。
大公报出版部将范长江通讯结集成册,定名为《中国的西北角》,在全国范围公开发行,九次再版,累计印刷10万余册。
方大曾
方大曾原名方德曾,是中国战地记者的先驱、杰出摄影家、全面展现绥远抗战、“卢沟桥事变”报道第一人。中国新闻史学会创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荣誉一级教授方汉奇评价他“范长江与方大曾双峰对峙、二水分流,一个长于文字,一个长于摄影,是中国新闻史上的双峰,可以并存于世、并存于史、并存于书。”
方大曾被大公报聘为战地记者,以笔名“小方”陆续发表了《前线忆北平》《保定以南》《保定以北》等战地通讯,并拍摄了大量珍贵照片。年9月30日,发表在大公报上的《平汉线北段的变化》成了这名年仅25岁战地记者的绝唱。
朱启平
朱启平年秋加入重庆大公报。年作为大公报特派员,随美*太平洋舰队采访。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投降仪式这历史性的一幕,朱启平亲眼见证,年9月2日上午,他是当时三位登上停泊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采访日本签字投降仪式的中国记者之一,随后他写出长约字的新闻通讯《落日》,在大公报上发表,反响强烈,传诵一时,被公认为“状元之作”,许多记述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籍都转载了这篇文章,后来还被收入了大学的新闻教材。
萧乾
萧乾是中国现代著名记者、文学家,翻译家,他是二战时期整个欧洲战场唯一的中国记者,他也是抗战时期第一个深入火线云南实地采访,写就了著名的新闻特写《血肉筑成的滇缅路》的记者;从遗腹子到就读燕京大学,从文艺青年到战地记者,从新闻作品到译著等身,回顾往事,追忆大家,大公报成就了萧乾的记者生涯,大公报亦因萧乾而骄傲。
武侠宗师横空出世
图:金庸二○○九年回到大公报报馆探访,亲笔题赠“评论自由,事实神圣”八个大字,并在落款写上“金庸敬赠旧主人大公报”
查良镛
查良镛笔名“金庸”,年生于浙江海宁。年考入重庆中央*治大学外交系,两年后赴上海东吴法学院修习国际法课程。年10月,当时他以优秀表现考入上海大公报担任国际电讯翻译,年被调往香港,年担任香港大公报编译,随后担任大公报的子报新晚报编辑。作为记者,金庸以真名查良镛撰写评论,还先后以“姚馥兰”、“林子畅”、“萧子嘉”、“姚嘉衣”为笔名,于新晚报及大公报发表影评等。其中,他以笔名“姚馥兰”和“林子畅”在新晚报写作影评约篇,以“萧子嘉”和“姚嘉衣”为笔名在大公报上发表影评约篇。
年2月,金庸写作的《书剑恩仇录》开始在新晚报刊登。年,金庸与陈凡、陈文统(梁羽生本名)一起写作“三剑楼随笔”专栏。年2月,金庸的小说《雪山飞狐》在《新晚报》连载。年4月,他回到大公报报馆探访,亲笔题赠“评论自由,事实神圣”八个大字,并在落款写上“金庸敬赠旧主人大公报”。
梁羽生
陈文统笔名“梁羽生”,年出生于广西蒙山,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经济系。年定居香港并进入大公报,先后任新晚报副刊编辑及大公报撰述员。即以梁羽生为笔名,创作第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在《新晚报》连载广受欢迎。共创作《萍踪侠影录》、《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等35部小说册作品,其中大多数作品在大公报、新晚报率先连载,开新派武侠文学风气之先。
巾帼不让须眉
杨刚
杨刚,原名季徽,年1月出生于江西萍乡,年进入北平的燕京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年9月1日,杨刚开始在香港大公报工作,接替萧乾,担任《文艺》和《学生界》两个副刊的主编。大约由年7月开始,她以大公报特派记者身份,与澳洲记者贝却敌到东南前线战地采访,从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发出新闻通讯10余篇,反映国民在日寇铁蹄下悲惨状况。年,大公报任命杨刚为外交记者,兼《文艺》版主编。年3月,杨刚到美国南部考察旅行,之后担任大公报驻美国特派记者。她以特派记者身份出席美国总统杜鲁门记者招待会,成为第一位参加美国总统举行的记者招待会的中国女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