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微史记鲁迅的南京地图扬子晚报
TUhjnbcbe - 2023/3/2 19:00:00
白癜风哪里治最好 http://m.39.net/pf/a_7637171.html

年9月25日是鲁迅先生周年诞辰纪念日,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85周年纪念日。

鲁迅与南京渊源颇深:年,鲁迅到南京读书;年,他带领绍兴中学堂的学生到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年,他又应约到南京临时*府教育部任职。此外,他还先后十余次短暂停留南京,在南京留下不少印迹。

■江南水师学堂旧址(中山北路号)

“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认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我的母亲没有法,办了八元的川资,说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这正是情理中的事……”——《呐喊·自序》

“N”指代南京,“K”指代江南水师学堂。年4月,鲁迅到南京这所学校就读。当时他的父亲周伯宜已病逝,一家人生活窘迫,而这所学校正是他想去的那种“无需学费的学校”。此外,他的叔祖周椒生也在这里担任汉文教习。

■矿路学堂校舍(中山北路号)

“‘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去考矿路学堂去了,也许是矿路学堂,已经有些记不真,文凭又不在手头,更无从查考。试验并不难,录取的。”——《琐记》

年10月,鲁迅觉得江南水师学堂“乌烟瘴气”,便从江南水师学堂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路学堂,在这里一直读到年毕业。

鲁迅功课很好,同学茅廼封回忆:“教师评分后,前三名可奖得银牌一个,满十个银牌能换一个五钱重的金牌。鲁迅和余维新经常是前几名的,但只有鲁迅一人得过金牌。”

当时矿路学堂的总办俞明震是一位“新*”,在他的影响下,“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鲁迅“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星期日跑到城南去买了来”。“学堂里又设立了一个阅报处,《时务报》不待言,还有《译学汇编》……”

鲁迅在矿路学堂的毕业文凭(执照)据《寻找别样的人们——鲁迅在南京》

■南京官塘煤矿象山矿区

“到第三年我们下矿洞去看的时候,情形实在颇凄凉,抽水机当然还在转动,矿洞里积水却有半尺深,上面也点滴而下,几个矿工便在这里面*一般工作着。”——《琐记》

年11月7日至19日,鲁迅即将毕业之际,与同学一道去青龙山煤矿实习。矿路学堂的设立本来就跟青龙山煤矿有关。清*府为培训开矿技师,才在江南陆师学堂里附设了矿路学堂。

经学者实地考察,鲁迅实习的青龙山煤矿,就是现在的南京官塘煤矿象山矿区;所下的矿洞,就是现在象山矿区的古井。

南京官塘煤矿象山矿区是南京青龙山山脉中开采最早和拥有立井的历史最老的煤矿。据查,太平天国(—年)时期,此地就开始有小煤窑。后来逐步扩大,有“江南第一矿”之称。青龙山南起江宁方山,东至长江南岸的龙潭。青龙山的主体,在现在江宁境内。象山是青龙山脉的中段。

正如鲁迅在《琐记》中所指出的那样:青龙山煤矿“所得的煤,只能供烧那两架抽水机之用,就是抽了水掘煤,掘出煤来抽水,结一笔出入两清的账。”此后不久,也就停开了。

离开青龙山煤矿时,鲁迅还亲自拣了一包矿石,以志纪念。

“戎马书生”印

■明故宫

“南京是革命*府所在地,当然格外文明。但我去一看先前的满人的驻在处,却是一片瓦砾;只有方孝孺血迹石的亭子总算还在。这里本是明的故宫,我做学生时骑马经过……”——《杂忆》

在南京读书期间,鲁迅刻过三颗印章:“文章误我”,“戛剑生”和“戎马书生”。鲁迅在南京学骑马,曾从马上摔下,跌落过门牙,但“落马一次,即增加一次进步”。学会以后,常骑马到城南一带来回驰骋,特地扬鞭经过明故宫一带清*府驻宁*队的“旗营”,与旗人子弟竞赛,有一回吃了旗人的暗算,几乎跌下马来。后来鲁迅在信中对友人说:运动原是很好的,但这是我在少年时候的事,……我是南边人,但不会弄船,却能骑马,先前是每天总要跑它一二点钟的。

年春,鲁迅同好友许寿裳去明故宫寻访驻防旗营的残址,还向友人说起从前骑马过此的往事。

■中华门贵人坊

“鲁迅天资聪明,学习很用功,不大外出,偶尔也到中华门贵人坊去吃干丝(用豆腐干、虾米、麻油等制成,是南京有名的点心)。”——鲁迅同学伍崇学回忆。

据《十里秦淮志》,鲁迅早年曾在南京求学,离开南京以后,仍对秦淮小吃情有独钟。以后每次到南京,都要游览秦淮,品尝小吃,夫子庙、米行大街(今雨花路)、中华路均留下鲁迅足迹。清和园是他多次光顾的小食店。贵人坊(今新民坊)之清和园,系一僧庵,并售干丝。不久,清和园干丝之名传播一城。名噪一时的清和园小吃店至民国26年()被日*摧毁。

鲁迅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期间手抄的讲义《水学入门》据《寻找别样的人们——鲁迅在南京》

■丁家桥

在南京参观的一星期,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除了白天自由参观外,学生们还特别喜欢夜游……在宁期间,府中师生人人心旷神怡,兴高采烈。参观完毕,大家仍由鲁迅带队循原路回绍兴。——绍兴中学堂学生吴耕民回忆。

吴耕民是近代著名园艺学家,园艺事业奠基人之一,曾任教浙江大学。年,他考入绍兴府中学堂,受教于鲁迅先生,学习博物、生理卫生等课程。

年8月,鲁迅正在绍兴府中学堂任监学兼博物教员。当他听说南洋劝业会在南京开幕的消息后,立即建议把这一年的秋季远足改为赴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大型博览会,全部展品有万件,历时近半年。

鲁迅和多名师生,在下关车站下车,住在丁家桥浙江会馆。这里离会场并不远。

对这次活动,大家可谓满载而归,“南京一行胜读十年书”,“我们这些绍兴‘井底之蛙’已由豫才先生带队游过汪洋大海了”!

■碑亭巷

“然而事情很凑巧,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范爱农》

这段文中所说的“季茀”,是许寿裳的字。鲁迅自矿路学堂毕业后,赴日公费留学,在那里认识了同乡许寿裳,并成为最好的朋友。

年,南京临时*府成立以后,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蔡元培为了解决办公场所问题,东奔西跑,最终从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长马湘伯(湘伯,马相伯的另一个字)那里(碑亭巷)借到了几间房屋。

蔡元培邀请了许寿裳到部任事,许寿裳又向蔡元培推荐了正在绍兴担任师范学堂校长的鲁迅。

在碑亭巷,鲁迅与许寿裳“白天则同桌办公,晚上则联席共话”。

4月初,南京临时*府的参议院议决*府迁往北京,教育部自然也得随同北上。鲁迅和许寿裳于4月中旬回到绍兴老家一趟,略略作了一些安顿,5月初就由海路取道,直接往北京进发了。

有关鲁迅在南京教育部时的生活情况极少见于记载,只有许寿裳曾经谈到,当他们在百般忙迫之中略有空闲时,就一同到龙幡里的“国学图书馆”去借阅书籍。

鲁迅收编在《唐宋传奇集》中的《湘中怨辞》、《异梦录》、《秦梦记》等篇就是这时从“国学图书馆”中借到的《沈下贤文集》中抄录出来的。

■莫愁湖、夫子庙等等

“雨花台边埋断戟,莫愁湖里余微波。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集外集拾遗》

“南京的夫子庙固然是热闹的地方,然而这是因为另有各种玩耍和茶店的缘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

鲁迅多次到过南京,去过的地方远不止以上所说这几个地方。小编辑录的这几处地方,多是从鲁迅回忆文章中摘抄而来。从鲁迅到南京的年算起,多年过去了。鲁迅学习过的地方,已不复原样;骑马经过的地方,也更换了容颜。一百多年前的身影和痕迹,早已模糊不清,只能从字里行间找寻了。

校对徐珩

1
查看完整版本: 微史记鲁迅的南京地图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