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长沙晚报」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7日讯(全媒体记者陈焕明刘攀)城市发展,规划引领。到年,长沙将变成什么样子?在湖南的发展格局中,长沙又将扮演什么角色?
12月27日,《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年)》(以下简称《总规》)发布,答案逐渐清晰——
未来15年,长沙将以“国际智造创新名城美丽幸福山水洲城”为发展愿景,担当起“融入国家新发展格局、凸显中部地区崛起新担当、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共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国家使命。
据悉,《总规》是长沙市域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和各类建设的行动纲领,也是编制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开展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
记者从多个维度对此次《总规》中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展望长沙未来15年的机遇与前景。
同时,为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凝聚智慧共识,到年1月25日前,市民都可以对《规划》草案提出建议。
未来15年,长沙的发展格局将是什么?
本次规划范围为规划范围为长沙市行*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规划目标年为年,近期目标年为年,远景展望至年。
其中,至年,城市能级、核心竞争力、辐射带动力全面增强;主体功能区格局持续优化;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区域引领力、全省辐射力持续增强。至年,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城市、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长江经济带核心增长极,跻身国家中心城市行列。至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沙,形成美丽、安全、高效、宜居、魅力、和谐的国土空间。
《总规》明确,未来长沙的核心功能为“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国际文化创意中心、国家综合交通枢纽中心、内陆地区改革开放引领城市、宜居乐业幸福城市”。
在省会担当上,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格局,构建全省“一核两副三带四区”区域经济格局,大力推进长株潭一体化,打造中部地区崛起核心增长极,带动“3+5”城市群发展。
创新带动方面,引领构建全省“一核、三带”智造创新格局。
交通辐射方面,强化机场链接能力和高铁辐射能力,统筹多种货运方式,提升物流配置效率。
省会服务方面,完善生产性服务功能布局,提升生活性服务功能能级,加强长沙对全省的教育、文体、医疗、旅游、消费服务。
此外,《总规》对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绘就了蓝图,既是对长株潭区位优势、未来发展潜力、前景的肯定,又是一种鞭策。其中提到,加快共建绿心融城示范区,同时加强共建“百里画廊、湘江客厅”,促两带联动,分别为湘江西岸(长潭)科创走廊以及湘江东岸(长株)制造业走廊;实现轨道网、高快速路网和水铁联运货运网“三网协同”。
未来15年,长沙如何实现“精明增长”?
年,长沙人口突破千万。《总规》中,不仅对未来15年长沙的发展设定了“目标”,对年全市人口变化进行了预测。
《总规》提出,至年,全市常住人口规模预测达到万人,服务人口规模预测达万人。因此,至年,供水、给水、电网、通信等市*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均将以此为标准配套,并适当预留空间。发挥自然资源和空间规划管理合一的优势,实现国土空间规划管理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持续助力城市“精明增长”,提升市民获得感。
今后,长沙的发展愿景,就是“国际智造创新名城美丽幸福山水洲城”。
其中,打造“国际智造创新名城”,长沙将以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为目标,做强优势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未来产业,优化全市域产业布局形成五大板块,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集群化、智能化发展的产业发展目标与空间布局。
打造三个高地,奋力建设现代化新长沙。做强优势产业,做优新兴产业,做大未来产业;以“创新无界”的理念,以“一城四谷多园”的创新平台为基础,创新社区为补充,全面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在迈进高质量发展高地的征程中,长沙乘骐骥以驰骋,志在千里。
打造“美丽幸福山水洲城”,就是要令空间底线更有保障、空间效益更大提升、空间品质更加优越。《总规》明确,突出“一江两岸”“山水洲城”“湖湘文韵”“现代风尚”等特点,释放古城长沙与网红长沙交织的城市魅力,彰显长沙颜值与人文气质。
着重保护扇形视域通廊,以及“一江两岸、一核多心”的中心体系,凸显“山水洲城”特色风貌,打造长沙山水洲城特色区和山水洲城眺望系统,让城市天际线与现代化都市的高楼相映成趣。
未来15年,长沙的交通将有多便捷?
打通对外连接战略通道,开放的长沙加快构建联通世界的“交通网”。
不久的将来,长沙有望迈入超级高铁时代。
《总规》明确,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强化交通引领门户功能,构建支撑长沙对外辐射与内部联动的综合交通网络。
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将*花机场建设成为国际先进的空铁一体化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辐射能力,构建国家铁路枢纽,构建“一环多射、四主多辅”高铁网络枢纽体系,预留超级高铁枢纽和廊道条件;增强多式联运,建设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中欧班列集结中心和高铁快运中心,推动湘江航道升级,构建高效公路运输网络,形成多式联运站场和集疏运体系。
除了令人憧憬的超级高铁枢纽,《总规》也明确了未来的交通定位和目标——
到年,规划轨道交通线路17条,约公里,实现城镇发展重点地区轨道交通全覆盖。同时,中心城区绿色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80%,构建起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慢行交通为延伸,各种交通方式有效衔接的“高效、智慧、低碳、共享”绿色交通体系。
在“多轨融合”的轨道系统中,构建互联互通、高效便捷的长株潭都市圈交通设施体系,形成半小时交通圈。打造“轨道上的长株潭”,让三市市民融合更为紧密,提升长株潭在全国交通格局中的地位与作用。
力争道路系统实现“同城同网”,构建“环+放射”高快路网格局,以及“区域联动”的枢纽系统,形成1个航空枢纽、11个高铁枢纽布局。
未来15年,长沙人的生活将有多幸福?
此心安处是吾乡。
在长沙,生态、绿色、文化处处滋养着幸福;这座儿童友好、青年向往、老年关爱之城,正本着以人为本的出发点,打造着宜居宜业的未来样板。
《总规》明确,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推进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构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文体有获的优质公共服务体系。
同时,要建设“系统均衡、开门见绿”的城乡公园体系、“滨水环山、穿城连景”的城乡绿道网络。不久的将来,市民步行5分钟即可到达家门口的公园绿地;15分钟可达区级绿道,30分钟可达市级绿道,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将达12平方米……一座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谐之美的生态宜居空间格局正向我们走来。
要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总规》提出,到,将建立健全历史文化保护体系,加强对“一城十三村镇”以及文物保护单位、一般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古树名木、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塑造独具特色的历史建筑风貌。
让城市拥抱森林“绿肺”,《总规》提出,维护蓝绿空间生态系统,包括构建“一江六河、东西两屏、南心北垸、一环六楔”的生态空间格局,以及“一轴一带四走廊、一核两副十组团、一脉两屏六绿楔”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强化自然与城市相互交融的风貌特色,实现生态价值和城市价值的融合。
让“网红”变“长红”,《总规》明确,长沙要瞄准打造消费之都、时尚之都、快乐之都,争创国家旅游休闲城市。
展望年的长沙,这座城市,正一步步让生活变得更美好。
……
如今,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长沙《总规》聚合了生态之美、交通之畅、人文之蕴、智慧之光,必将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星城建设成为更加宜居、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