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时代丨百年风雨兼程精神不变百年风华
TUhjnbcbe - 2023/1/29 0:45:00

百年岁月沧桑,百年风雨兼程,百年风华正茂。

今天是五四运动周年。这一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救民族于危亡,发启蒙之新声,奏响浩气长存的爱国主义壮歌。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一百年来,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激励下,中国青年凯歌前行,以青春之我创造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

不负时代,不负青春。曾经的宏愿延续为今天的初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图说:青年学子矢志报国。孙中钦摄

一个展览

伟大觉醒继往开来

百年前的五四运动,怎样影响了中国历史和中国革命?怎样推动了中国共产*的孕育和诞生?为纪念五四百年,深入探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创建的历史关联,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日前推出“伟大觉醒——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的创建文物史料展”。从“伟大觉醒”到伟大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创建有着怎样的联系?历史的偶然和必然在这里以其最初的样子展现在世人面前。

从开天辟地到伟大复兴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却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革命果实落入北洋*阀集团手中,时局动荡,内外交困,令中国的知识分子再度陷入苦闷和彷徨。展览第一部分“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重点展出了一批反映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先进分子下定决心,另寻出路,从文化和思想上根本改造中国,从而发起了新文化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走向的珍贵文物。

因巴黎和会外交失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爱国学生发出震天怒吼,上海工人阶级第一次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犹如在中华大地上掀起狂飙滚过惊雷。展览的第二部分“反帝爱国之大风雷”,则重点展出一批反映学生和工人群众在五四运动中开展斗争的历史文物。

经过五四运动的洗礼,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觉醒,马克思主义以其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吸引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在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与劳工为伍”的实践中,一批先进分子从激进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并认识到在中国组建无产阶级**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中国共产*应运而生,由此铸就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展览第三部分“开天辟地之大事变”,重点展出三个类别的历史文物,包括反映五四运动后大量新思潮涌现、诸多学说流派争鸣斗胜的各类刊物,反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并从各类思潮中脱颖而出的一批珍贵文物和上海的共产*早期组织成员编辑出版的一批专门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书册。

3个部分,件馆藏珍贵文物,生动地向观众展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进程及其与中国共产*创建之间的深刻关联。在展览的尾声,策展人精心遴选了50余种五四时期各地散发的传单和漫画,让观众在这些凝炼有力、形象生动的文字和图画中感受百年前的五四风雷。

同时,配合纪念五四百年专题展,纪念馆将举行“致敬‘新青年’:说说五四新文化那些事儿”专题宣讲,举办“最燃团课”微视频展评活动。通过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陈列展览、学术研讨、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地挖掘展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共产*创建和中国革命的深刻影响,更好地传承弘扬“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讲好从“伟大觉醒”到伟大开端的故事。

“五四运动举起反帝爱国的旗帜,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五四运动催生了一场思想大解放,彰显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觉醒;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创建作了多方面准备,凝聚起领导民族复兴的伟大力量。”对于五四运动的意义,原解放*后勤学院一级教授邵维正少将如是概括。

展览将在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专题展厅展出至今年7月30日。

图说:学生在渔阳里重温入团誓词。孙中钦摄

文物见天光致敬“新青年”

今天上午,“致敬‘新青年’:说说五四新文化那些事儿”专题宣讲在馆内举行。按照馆方的安排,今天的展览现场,包括馆长和策展人在内,将先后为观众开展3场宣讲活动,而后续展期的每周三上午10点,纪念馆陈列研究部的策展人将定时为观众宣讲。

宣讲讲些什么?“应该会讲一些策展和文物背后的故事。”作为此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陈列研究部副主任韩晶也接下了宣讲的任务,从展览最初概念的提出到文物的挖掘、整理,再到后期展厅的布置,她几乎全程参与了展览筹办的过程,而她又有哪些故事想要讲给大家听呢?

韩晶告诉记者,此次展览从规划开始,历时大半年,包括馆领导和策展人,对大纲进行多次集体讨论,每一件展品说明都字斟句酌。而此次展出的件珍贵文物其中有五分之四是首次跟观众见面,其中有些资料非常珍贵,是历史最好的见证。

“比如这本《上海罢市实录》,编者佚名,自称‘海上闲人’,由公义社于年6月25日出版发行,38开铅字印刷。书中收录了6月5日到12日期间上海报纸的记载和文件,主要记述了上海市民为声援北京学生运动而开展的罢市活动。”据韩晶介绍,该书刊有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照片,收录了群众集会游行照片、商店罢市时街景照片以及漫画。书内文章分上下卷与附录,上卷为“罢市之舆论”,收国内外的评论;下卷为“罢市之实状”,收罢市日记、罢市时官方的表态以及罢市时的学生和各地社会团体的情况;附录则记录了罢市时的逸闻趣事,“该书是五四时期记录上海三罢斗争的珍贵史料。”

五四运动后,由于十月革命影响的扩大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加上中国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的有力表现,先进分子对工人阶级开始大幅提高重视,“劳工神圣”成为风行一时的口号。

“这本《劳动界》是上海共产*早期组织创办的,向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的通俗刊物,年8月15日创办于上海,是一份周报,现在见到最后一册为年1月23日出版的第24册。李汉俊在发刊词《为甚么要印这个报》中阐明了,办报的目的是‘教我们中国工人晓得他们应该晓得的事情’,以唤起工人阶级的觉悟。刊物用通俗生动的事例揭露资产阶级压榨工人的罪恶,用明白易懂的语言,歌颂劳动的伟大,向工人说明劳动创造价值,创造世界,劳动者谋求解放必须进行社会革命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最为韩晶津津乐道的是,这本刊物非常重视与工人读者的直接联系,发表工人来稿,直接反映工人的生活和愿望,被誉为“工人的喉舌”“工人的明星”。

“另外,你会发现,我们布展的时候,引入了很多传单、书页的展示形式,这也是一点小心机,寓意翻开历史新的一页。”韩晶说,馆方希望在展览期间,尽可能多地为观众服务,加强、促进展览成果的普及和转化,提高展览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事实上,和展览相比,很多生动的故事都藏在宣讲人的“数据库”里等待着被观众提取。

图说:94岁高龄的孙瑞英74年前曾是一名在女中就读的地下*员,她今天带领18岁的年轻人许下成年誓言。孙中钦摄

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从五四运动本身的历史意义而言,这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值得我们纪念。但我们也不能仅仅为了纪念而纪念,我们希望通过深入探寻五四新文化运动对青年一代思想发展转变的深刻影响及其与中国共产*创建的历史逻辑,让更多的人了解特定历史事件背后的联系。”一大会址纪念馆副馆长徐明说。

说起这场展览的关键词,徐明首先锁定了“纪念”。正如他所说的,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本身就值得纪念。但时隔百年,后人要纪念什么?这便是这场展览所要探求和阐释的。

为什么会在一大会址举办这个展览?“五四时期上承新文化运动,下至中国共产*创建,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共产*创建存在着历史的逻辑和关联。”据徐明介绍,本场展览是继《点亮中国: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文物史料展》《日出东方——近代上海与中国共产*的创建图片展》后,一大会址纪念馆推出“中共创建史系列展”又一重磅展出,“和其他纪念五四的主题展所展示的内容不同的是,我们要讲的是一个五四和建*的故事,是对五四精神和建*精神的深入挖掘”。

这也是为什么展览的主题最终敲定为“伟大觉醒”的原因。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唤醒了一代青年,指引他们在比较和推求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又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实践运动中,酝酿、筹备、建立了中国共产*。

4月18日,“伟大觉醒”专题展开幕。4月19日,中共中央*治局就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研究,激励广大青年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讲清楚’,即讲清楚为什么五四运动对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具有如此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讲清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的指导思想,讲清楚为什么中国共产*能够担负起领导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讲清楚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在中国落地生根并不断完善发展。”徐明说,从办展目的和最终的呈现来看,本次展览与四个“讲清楚”的要求是一致的,精神也是契合的。

此次展览从内容设置、文字编写,到展品说明、展出形式的创新,都做到了深入浅出,努力让观众从思想、情感、知识和个人体验等不同方面,更好地走入、融入历史,展览要讲的故事一目了然。“对于展出的效果,我还是很有信心的。”徐明说。

新民晚报记者毛丽君

一封长信

不负青春不负时代

因为一篇介绍解放上海战斗中最后一位牺牲的共产*地下*员——陈仲信的文章,一位91岁居住在北京的忠实读者顾联瑜给新民晚报写了一封整整七页的来信,并附上了厚厚的资料。老人饱含深情的文字,展现了其革命的青春、奋斗的青春,为了亿万人民的幸福贡献的青春,让人深深崇敬,也让我们走进了一个当时由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创办和领导的唯一一所革命据点学校——省吾中学。

图说:读者来信。方翔摄

为革命理想奉献青春

作为一名老上海人以及上海解放前后历史的亲历者,顾联瑜老人在整整七页A4大小的纸中,回忆了他在上海省吾中学参加地下*活动的情形。

当时顾联瑜在省吾中学读高三,参加了由上海地下学联出版的《学生报》的秘密发行工作。《学生报》主要发行对象是大中学校的学生,顾联瑜老人负责发行56所中学。随着上海解放越来越近,《学生报》配合形势作了大量报道,动员广大青年做好迎接解放的准备。顾联瑜老人还通过发行渠道分发两份重要文件:《中国人民解放*惩处战争罪犯命令》和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告同胞书》。

年5月25日,苏州河以北地区还有国民*反动派的部队负隅反抗,从北岸向南岸打枪,陈仲信就是那一天骑自行车去联系工作时,在马路上不幸被流弹击中而牺牲的,彼时距离上海解放仅仅两天。那一天顾联瑜也在执行上级交代的任务,得知同班同学陈仲信的死讯,深感悲痛。

上海解放之后,顾联瑜老人的主要工作转移到创办团市委机关报——青年报,后来转到团中央所属的青年出版社华东营业处工作。年6月,顾联瑜老人奉调到北京团中央青年出版社。老人希望给新民晚报的这封长信能成为对上海解放七十周年的纪念。

图说:省吾中学长宁支路号旧址校舍正面。上海市长宁区革命文物陈列馆

为上海解放贡献力量

上海市省吾中学创建于年抗日战争胜利前夕,是由中共上海地下*组织创办和领导的唯一一所革命据点学校。在解放战争期间,省吾中学师生积极参加革命斗争,在上海爱国民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被誉为“民主堡垒”;同时,为培养和输送革命干部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学校赢得了“革命熔炉”的称号。

省吾中学校史陈列馆中,我们见到了顾联瑜的名字,与其在一起的还有众多为革命理想而奉献青春的师生们。据省吾中学校长李学芳介绍,从学校创办到上海解放,省吾中学先后有教师地下*员23名,学生地下*员44名。上海解放前夕,省吾中学的师生在*的领导下,积极投入迎接上海解放的秘密斗争。

上海解放前夕,斗争环境更加险恶,省吾中学师生在中国共产*的领导下,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追求光明,积极投入迎接解放的秘密斗争中。他们成立应变会保卫学校,编写秘密刊物分发群众,日校夜校同学分别参加人民宣传队和人民保安队,为维护上海秩序贡献力量,陈仲信同学还为解放上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陈仲信牺牲30周年时由学校老校长陈鹤琴先生亲手题写了“省吾之光”。现在陈仲信的骨灰被安放在龙华烈士陵园。

省吾中学创建目的是为*积蓄力量,培养干部。上海解放时,省吾中学已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学校鼓励学生参*参干,同学们在陈仲信烈士的感召下纷纷报名参*参干。他们南下、北上,奔赴新的革命岗位。比如上海青年干部训练班、张家口*事工程学校、华东随*服务团、西南服务团等。

图说:省吾中学校史陈列馆(资料图)。孙汉建摄

为不朽青春书写华章

解放初期,*所领导的革命据点学校大多在输送干部后停办了,但省吾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为迎接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高潮,省吾中学决定继续办学。由季勤先同志留任办学。

人的一生只有一次青春。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只有激情奋斗的青春,顽强拼搏的青春,为人民作出了奉献的青春,才会留下充实、温暖、持久、无悔的青春回忆。省吾中学曾经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包括周伟民烈士,作为人民 赴朝鲜参加作战任务时英勇牺牲,时年20岁;唐林宝烈士,因为忘我工作,积劳成疾,最后以身殉职,时年42岁。

“年从省吾中学初中毕业的沈靓,是我国第一代女飞行员,年3月8日,曾经驾机在天安门上空接受过毛主席检阅;年初中毕业的朱营福,参加了我国第一架轰炸机以及第一个原子弹的制造工作。”李学芳说,这样的校友还有许多,他们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了祖国,明年就是我们学校建校75周年,我们也希望通过挖掘更多的校友的故事,来鼓励更多的青年人在新时代勇担爱国责任,奋斗在圆梦的道路上。如今的省吾人,依旧走在弘扬省吾服务创造之精神、传承省吾红色文化之基因的奋斗道路上。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方翔

图说:青年学生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孙中钦摄

一段历史

生死以之义无反顾

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北京各校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举行示威游行,一致要求惩办出卖山东主权的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三人,痛殴章宗祥,火烧曹宅。爱国学生32人遭到*警逮捕。

●5月6日复旦大学国文教师邵力子在校作了北京学生五四游行壮举的报告。全体学生当场决议:联合上海各校通电全国营救北京被捕学生,从速组织上海学生联合会。

●5月7日上海学生和各界团体两万人在西门公共体育场召开国民大会,提出了收回青岛、惩办卖国贼、释放学生、抵制日货等要求,并通电全国。

●5月11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宣言申明将“联合全国青年学生之能力,唤起国民之爱国心,用切实方法,挽救危亡”。据报刊材料不完全统计,一个月内全市84所学校建立了学联分会。

●5月14日京津学生代表团到达上海。五四运动爆发后,许多地区的学生代表和留日学生代表来到上海。

●5月25日上海学联发表罢课宣言,严厉谴责北京*府镇压学生运动、卖国求荣等罪状,庄严宣告:“在此民族危亡关头,不敢自弃责任,一致罢课,期全国人民,闻而兴起,以要求*府,惩办国贼为唯一之职志。”

●5月26日上海2.5万余学生举行总罢课,齐集西门公共体育场,宣誓如下:“吾人期合全国国民之能力,挽救危亡,生死以之,义无反顾。”誓毕,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5月31日上海学联联合工商各界追悼五四运动中牺牲的北大学生郭钦光,与会者三万余人。有的挽联上写道:“杀身成仁,豪气横吞沧海日;前呼后应,哭声寒咽浦江潮。”

●6月4日《上海学生联合会日刊》出版,直言“唤醒农工商各界,共做救国的事业”。同日,上海学生不顾*警镇压,挨户动员各商号罢市。

●6月5日驻上海的外国领事团调兵镇压学生,激起了各界人民的愤怒。上海日本内外棉第三、四、五纱厂六千多工人声援学生大罢工,商界随后罢市,上海“三罢”斗争实现。同日,上海工、商、学、报各界代表二三百人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了上海商学工报联合会,通电全国:“卖国贼存在一日,商学工界即辍业一日,誓不反顾。”

●6月9日淞沪护*使下令强迫开市,*警大批出动,学生闻讯,动员商界坚持罢市。这天被捕学生一百多人,而有两千多学生自投护*使署,要求一同坐牢。

●6月10日三罢斗争进入高潮。上海市内市外、海上陆上,交通均完全断绝。北京*府在各方压力下,被迫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

●6月12日罢黜消息证实,三罢结束。上海学联发表告同胞书:指出“学生罢课半月,*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6月16日第一次全国学生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并设理事会,会址设于上海。上海成为全国学生运动的指挥中心。

●6月18日全国学联第一届评议会开会,一致表示应动员全国人民反对和约签字,反对出卖山东的一切权益是最迫切任务。次日,全国学联致电北京*府,望*府誓死力争拒绝和约签字,取消二十一条和一切密约。

●6月23日上海工、商、学、报四界联合发表宣言,抗议北京*府催促中国和会代表在欧洲和约上签字。同日,全国学联及上海学生组织分别致电巴黎和会中国代表,警告他们:如违背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

●6月27日上海各界一万人在公共体育场集会,决定:一、电巴黎专使拒绝签字;二、电各省望速开国民大会;三、宣布欧洲和约未经正式国会通过,决不承认。与会者齐声高呼“死不签字”。

●6月28日巴黎和会签字之日,中国代表团住所被巴黎留学生和旅法华工包围,代表未能赴会签字。至此,五四运动的直接目的已经达到。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范洁整理

1
查看完整版本: 时代丨百年风雨兼程精神不变百年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