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金丹丹
“这里的标点,怎么会是‘逗号’?”
昨天,杭州一位妈妈找到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她指着孩子三年级(上)语文书第14课《小狗学叫》上的一段对话标点符号眉头紧锁。↓
这位妈妈的脸上写满了困惑:“我记得小时候学标点,提示语放中间,前面引号里一般都用句号、感叹号、问号、省略号,现在课本里怎么变成逗号了?”这位妈妈从事文字工作,对标点的使用还是比较笃定的。
“是我错了,还是书上错了?”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请教了四位资深杭城语文老师。
语文老师们不约而同地表示,书上此处标点完全没有问题。
一位语文老师解释说,提示语在中间,前面引号中用“逗号”,是因为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并没有说完,而且和后面引号里的部分有很强的关联性,所以用“逗号”,如果前面引号里是完整的一句话,那就可以用句号或感叹号等。
话没有说完,引号里用“逗号”是正常现象。
我们找来了语文书上的几个句子。
比如四年级(下)中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一文中,就有好几处同样的情况。↓
在六年级(上)的《穷人》中,也有这样一句。
↓
这样的情况,不光语文书上有不少,名家作品里也有很多。
老师们随手在办公室里拿了一本《俄罗斯名家童话》。
里面就有引号里使用逗号,也是在一句话没说完的情况下。↓
其实,在三年级(上)第四单元的语文园地里,关于引号的用法就集中出现了,举例了提示语在三个不同位置引号的用法。其中提示语在中间的情况,就举了《小狗学叫》里的这一句。
一位语文老师表示,对孩子们学习的要求是掌握提示语在中间时,后面要用“逗号”,提示语前后要记得加上“双引号”,而前面引号里的内容,根据说话的内容和语境来选择标点符号,用句号、感叹号或者问号等。↓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也同步请教了浙江教育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
编辑小姐姐马上回复:这样用很正常。
她翻出案头的工具书《作者编辑常用标准及规范(第四版)》(年9月第四版年1月第二十一次印刷中国标准出版社),书中有国标的标点符号用法,在“附录B(资料性附录)标点符号若干用法的说明”中,有涉及的例句。
而记者在新华书店里的《语言文字规范手册》中也查到了这个国家标准。
语文博大精深,这个引号里的逗号用法,你get了吗?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