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岐凤的“小目标”:干到岁
让科技种田取代靠天吃饭
记者: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给农民增收服务,听说您就自荐当“官”了。
王岐凤:我的本职工作是乡镇农机推广站推广员。上世纪80年代初,农村实行包干责任制,农民急需技术上的帮助和指导。我作为一名技术员,经过深思熟虑后多次向上级提建议写报告,并牵头成立了盐山镇农村科学技术服务站和盐山镇农民文化技术学校,自荐当起了站长和校长。
记者:当时,农民种地是什么样的状况?
王岐凤:30多年前,人们种地基本上都是靠天吃饭,育种、科学种田,施肥技巧等都不知道。
记者:您是怎么开展工作的呢?
王岐凤:我引进农业新品种、新技术为农民增收进行综合服务,让人们掌握种植知识,走出一条科普兴农新路。
当时,服务站先后引进粮棉油新品种上百个,举办了各种培训班多场次,直接培训农民2.5万多人次,许多农民开始意识到科学种田的重要性,获得了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记者:几十年来,您亲眼见证了我国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
王岐凤:原来种地,都靠人工,全家齐上阵,一天下来,筋疲力尽。到收获的时候,更是忙得不亦乐乎。
现在,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不但节省了时间,还解放了劳动力,让人们可以去打工,增加收入。
记者:听说一开始推广科学种田时,人们并不相信您说的话。
王岐凤:万事开头难。那个年代,根本不相信科学技术需要学习。直到后来,有人采用新技术和科学的种植方法后产量提高,人们才慢慢地接受科学种田。
特别礼物·特别计划
记者:听说您为中国共产*建*周年准备了一份特殊的礼物?
王岐凤:为了帮助农民随时学习*和国家的方针*策及科学种田知识,我4年创刊主编《田野科普》,截至目前已经编发期。我打算到年“七一”前编发至期,以此献礼*的“百岁生日”。
在为“三农”服务的路上,我觉得我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记者:听说您还为自己制定了一个资助贫困学生的计划。
王岐凤:从年开始,我每年拿出2万元资助4名农村贫困大学生。到年自己周岁,我想完成对24名大学生的资助,24年共计48万元。
记者:这满满一柜子都是荣誉证书?
王岐凤:对。这个柜子里一共有96本证书,我争取给它凑个整变成本。农村需要知识、需要人才,我要把这几十年积累的卷报刊剪报重新编排分类,然后编辑成系列丛书、制成光盘,让更多的人受益。
干到岁
记者:您现在还奋战在科教兴农的一线,打算干到什么时候?
王岐凤:我今年82岁了,做了半个多世纪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起码活到岁,干到岁。
现在我耳不聋、眼不花,思维敏捷,记忆力毫不减弱,一口气爬上三楼也不缓不喘。
我一辈子都在忙着为农民搭“科技桥”,年龄不是问题。
记者:您现在还每天坚持整理农业科学技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