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纪念临港新片区成立两周年,上海市作家协会临港新片区“大国工匠”报告文学创作活动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拉开了序幕。作家们身临一线,他们用情用心,展现“大国工匠”的精神和形象,为临港的建设者书写下最新的传奇。
橙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窗明几净的办公室内,正午明澈的阳光透过玻璃窗落进来,使得这间只有一桌一椅一几和一组沙发的、绝谈不上宽敞豪华的办公室显得格外敞亮。
公司的两位掌舵人王珲与潘苏云意态从容,并肩而坐。
王珲生就一副典型山东大汉的模样,高大,宽肩阔背,一见面便给人一种渊渟岳峙般可以信赖与依托的感觉。潘苏云同丈夫王珲则截然相反,她生得娇小白皙,有着江南女子特有的细腻优雅,笑起来教人如沐春风。
他们既是生活中的伴侣,也是事业上的搭档,王珲在内埋头研发,攻克技术难关,潘苏云在外冲锋陷阵,拉投资拓市场。
当他们并坐在一处,共同的经历造就的历久弥坚的默契尽在相视一笑之间。
谈及十年前放弃在美国有着相当稳定收入的工作和生活回国创业一事,王珲坦言,这并不是什么艰难的选择,也不存在外因促使,仅仅是因为在出国留学伊始,他便抱定了学成之后回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王珲说,回国创业选择芯片行业,既有个人的选择,也有命运的推手——在他留学期间,他的导师是微电子领域极其有名的前沿研究的科学家,他本人也对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非常感兴趣,博士毕业后又先后在美国几家著名的芯片设计公司任职,当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回国在微电子领域大展拳脚,便是顺心顺势而为。
对于公司为什么选择落户上海、落户临港,潘苏云笑言,有不少地方争相邀请他们公司落户,并且都提供了相当优惠的*策,但她和王珲几经考察,一致认为上海临港最具开发潜力,即使当时上海还未成立临港新片区。
“这里有阳光、沙滩、棕榈树,有风景怡人的碧水蓝天和清新的空气!我太喜欢了,就这儿了!”潘苏云说这话的时候,语气轻快活泼。
他们说,创业并非一蹴而就,研发本身有着漫长周期,在创业过程中,碰到了这样、那样的困难,他们都咬着牙坚持了下来。入驻临港后,临港申请了一个专项补贴,给予他们万元的扶持,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为他们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50GPAM4DSP芯片提供了资金支持。
被刚进公司与王总不太熟悉的员工认为是沉默寡言的王珲,在说到自己的专业领域时,侃侃而谈,一旁的潘苏云望着他,面带微笑,两个七零后中年人的眼睛里,透出格外明亮的光来。
正是他们眼里的光,将一群七零后、八零后、九零后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力量团结在他们的周围,埋头刻苦研发,在以美国为首的欧美国家对中国进行技术封锁、禁止各国企业将芯片出口给中国后,在年疫情期间,凭借着一股子闯劲儿和干劲儿,研发生产出了具有领先国际水平的国产芯片。
此前国际上50GPAM4DSP芯片完全被国外两家公司垄断了,橙科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第三家拥有此项技术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家中国公司,并且橙科的芯片集成度超越了前两家“芯片”加“激光驱动”的双芯片方案,而是在业界首次将两颗芯片集成到一颗晶元上,推出了“单芯片”方案,取得了领先地位。
王珲、潘苏云正是千千万万的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中国青年中的一员,他们身上所具有的不忘初心坚守使命、勇于奉献全力担当,不正是大国工匠精神的体现吗?(寒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