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评历史。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就进入了一个表演的时代,只是摆事实,讲道理,已经越来越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道理本身必须生动、活泼、戏剧化,这时,一个概念应运而生——使你的意念戏剧化,这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当你本人,或者你的企业受到无端指责,而你打算为此辩解时,不管你把道理说得多么动听,都很难转变别人的看法,但只要换一种接近于表演的方式,效果就会大为不同。
美国成功学家、教育学家戴尔.卡耐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则故事,《费城晚报》有一段时间遭受到了恶意的造谣,造谣者说《晚报》广告多于新闻,内容贫乏,缺少真实报道,让读者失去兴趣。
《费城晚报》的回应是,出了一本书,把一天内需要阅读的各种新闻资料都剪辑下来,书名就叫《一天》,此书长达页,出版以后,几乎立即就让读者们明确地感受到了《费城晚报》的内容丰富及多样性,无需更多的言语,就完成了一次反驳和辩护。
当一个冰箱厂需要增加销量的时候,怎样把冰箱推销出去,也不再只是依靠介绍其性能制胜,如果你想表现它的优异之处在于静音,那就在它边上擦燃一根火柴,让围观者听到擦火柴的声音。
如果你想证明一辆卡车很结实,载重能力强,跟那些枯燥的数据比起来,买一头大象装在车上,效果更佳。
其实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根本不严谨的表演似乎侮辱了科学,也让研发团队的辛苦工作显得很苍白,但其优势在于,用更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效果,就像电影和广播一样,会产生惊人的力量。
当戏剧化深入生活以后,连流行了上百年的橱窗也得动起来,才能发挥其本来的宣传作用,比如美国一家鼠药生产商就曾经在展示橱窗里放了两只活老鼠,结果使其销量一个星期内涨了五倍。
说服别人同意自己的看法,也不得不使用戏剧化的表现手法,才能事半功倍,戴尔.卡耐基在他的《人性的弱点》一书中,就曾记载过这样一则生动的故事:
《美国周刊》杂志为一个润肤霜品牌做市场调查,并且顺利完成了调研,但是其他几家厂商采用价格战的方法,展开了恶意竞争。
周刊代表波恩顿试图把这一市场现象与合作厂商沟通,可是,双方在调研报告上发生了分歧,分歧最终演变成了辩论。
波恩顿擅长辩论,他的理论也的确占据了上风,可是,会谈失败了,厂商没有被说服,经过总结,波恩顿与厂商进行了第二次会面,这次,他没有再试图用道理说服对方,而是直接拿出了32个品牌的润肤霜,一一摆在厂商面前。
每个品牌的润肤霜瓶子上都贴上了说明书,简要介绍了那个品牌过去的情况,厂商被吸引住了。
没有辩论,没有争吵,厂商详细询问了波恩顿多个问题,气氛和谐而友好,其实波恩顿说的事情,讲的道理,与上次没什么不同,就因为他让事实戏剧化了,结果就完全不同。
因此,假如你想让人同意你的想法,最简单直接的办法,不是让你的想法听起来多么诱人,而是使你的意念戏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