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千封信笺载师道复旦老教授给学生写了10
TUhjnbcbe - 2022/8/16 9:05:00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cjzz/131118/4292721.html

采访对象供图

千封信笺载师道,字字温情话春秋。今天,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90周年院庆即将到来之际,复旦新闻学院名师叶春华教授与学生的书信选编《千封信笺载师道》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并在复旦新闻学院举行了首发仪式。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该如何树德立人,叶春华教授与学生的封信做了最好的诠释。

叶春华,年出生,浙江*岩人。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年毕业即留校任教,前后40年。曾任新闻系副主任、新闻学院新闻系主任等职务。年以来,曾60多次受聘担任全国好新闻评委会、上海市和浙江省等各类好新闻评委会的复评、定评委员与专家组负责人。著作有《报纸编辑》《新闻业务基础》《新闻采写编评》《新闻业务之核———新闻分析原理与应用》等。曾被《中国新闻年鉴》列为中国新闻界名人,获得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荣誉奖,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文以载道”,信亦载道。如果说,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的主阵地,那么,信笺已然成叶春华教书育人的“第二课堂”。

叶春华写给学生的信,均按照时间和姓名分门别类归进不同颜色的文件夹里,有些信纸已然发*。打开其中几封,字数少的几百字,多则四五千字。虽是手写,却也整齐划一,少有修改的痕迹。这些信中,有些是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有些则是为他们所写的文章及编排的版面提意见。回信时,叶老师时常会先打底稿,再反复修改。一次写不完的信件,就分几天写。有些信件明明写完了,隔几天又想到什么新的内容,便重新誊抄一遍补充进去。

像这样的信,有千封之多。一千封信,无法一并诠释。但字里行间无一不透着一位师长放不下的惦念、忍不住的关怀、心比心的思忖。叶春华教授的品格和他的那份身体力行,犹如一股清流汇入校园,温润滋养了莘莘学子。

他在书稿中这样写道:“教师在物质生活上,也许是清贫一些,但在精神生活上却是‘百万富翁’。因为他拥有众多的学生。说不上‘桃李满天下’,但他或多或少地总是操过一份心、尽过一点力。特别是,他拥有存在于他们之间的这种真挚、高尚的‘师友情’。这是世界上任何物质财富都买不到、都不能与之相比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信里的故事,没有什么高、大、上,却有太多工作、生活中的细节——

采访对象供图

年4月1日,叶老师不会忘记那一顿午餐。

那年春天,应安徽大学邀请,叶老师为这所大学的新闻毕业班上课。这个班较为特殊,同学皆是从高考落榜的学生中择优录取的。自卑与低人一等的心理阴霾,萦绕在学生心头。课毕,叶老师合上讲义准备离开,却发现同学们都坐着没动,也没有人走出教室。

原来那天,是叶老师最后一次给新闻班上课。感动,不舍,甚至还有些歉意,复杂而细腻的情绪交织在一起。晚上9点,叶老师回到招待所。传达室的同志告诉他,有位学生来找过他,还留下了一个蓝色的小包。叶老师接过小包,里面是一个用厚报纸包裹的塑料袋。袋里装着10枚刚煮好的茶叶蛋,还冒着热气。小包里有一封信,是一位学生所写:

“你带给我们的是一把开锁的钥匙;一颗真挚的心;一种高尚的师爱。所以你赢得我们一致的尊敬。我们班,在学校是个遭人贬低、辱骂的集体……而你和其他来兼课的外校老师,却这样热情地鼓励我们去奋斗、去拼搏,这能不使我们震动吗?明天上午我们还要上课,不能给你送行,请你原谅。但明天早晨八点钟的时候,我们将用我们的心为你送行。所送之物,代表一个学生的小小心意,用它作一顿旅途中餐吧!”(学生,写于年3月31日)

第二天,叶春华的那顿午餐永远烙在了脑海里。在40多年漫漫执教岁月里,是学生用爱,感动和激励着叶老师。

一份21前,记录着叶老师与学生李蓉探讨业务的旧札记,被重新唤醒

“大约两个月前,我非常偶然地发现一篇我与你交谈的草稿,题目叫《与89级李蓉谈评报札记》。稿子写在我当年的小工作簿上,共5小页,约三四千字。虽然想不起我当时是否与你‘谈评报札记’过,但细看内容是我写的,而且是有主题、成体系的,只是字迹太潦草而已。之后,我又反复回忆思索,但限于年龄和时间,至今还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我忽然想到,何不把草稿交给你过目研究,疑团很可能立即会得到解决。”

年9月24日,83岁到来之际,叶春华提笔给学生李蓉写了上面一封特别的信。这封信里,附着一份手抄材料。一份21年前,记录着叶老师与学生李蓉探讨业务的旧札记,被重新唤醒。

原来,21年前的学生时代,李蓉作为班上的尖子生,深得叶春华器重。在他的组织下,李蓉成为“三人评报小组”中的一员。评报小组由叶老师亲手组建,主要任务是点评《人民日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大报报道,撰写读报笔记。年5月叶老师写这篇札记时,李蓉写读报笔记已经写了近8个月。每当她感到难以坚持的时候,叶老师就会勉励她、鞭策她。

谁也不会想到,21年后,叶春华竟然重新来了一版这份札记。一连3天,叶老师伏在案头,一副老花眼镜、一支钢笔,将5页草稿中的潦草字和杂乱符号等,一一辨认、更正、誊抄。这份材料,不仅梳理归纳了当年,叶老师对学生李蓉评报札记的详细点评,亦忠实记录了一位教师对爱徒近乎苛刻的新闻实务训练。

现任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的李蓉,曾经深情回忆叶老师伴随自己成长的这段难忘经历:“四年来,复旦最值得我留恋的便是与您的这份浓浓的师生情谊。您对我一生的影响不是用言语可以表达的。”

在复旦新闻学院,叶春华从不吝惜给任何一位愿意认真学习的学生,最热切、最善意的帮助。叶老师曾经4次去信,为一位毕业生所办的一个专题版面出谋划策,手稿逾两万字;他也亲手替学生整理素材,将万字的办报心得装订成册;他与求知若渴的姐妹,以及她们身为矿工的父亲长期保持着书信往来,勉励姐妹身处陋室,志在四方;他还不忘奋战在一线的猫耳洞战士,为他们寄去了自己和爱人撰写的《新闻业务基础》教材,帮助战士们撰写烽火中的英雄事迹……

信笺里的关怀与爱,从未消逝

如今,尽管叶老师不能再给学生写信了,但许多与他有过书信往来的学生,依旧惦念着他。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委书记、副院长蔡雯回忆,叶老师向我说的最多的是他的一种特有的教育思想:名牌新闻院系,不应该只培养普通的记者、编辑,而应把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总编辑”加“学者”型的复合型人才。他认为,只有善于研究问题的“学者”型的总编辑,才能办出一张出色的报纸;也只有懂得办报的有实践经验的“总编辑”型的学者,才能研究出对新闻实践真正有指导价值的理论。因此,他每带一个研究生,都提出这样的要求:会办报,会搞新闻研究。这是一种高标准的要求,它注定了我们要付出艰辛的劳动。

《新民晚报》前任总编辑丁法章回忆,一群复旦大学新闻系级的学生,在度过了四十余载新闻生涯之后,在已经做了爷爷奶奶的今天,以年逾花甲乃至古稀之龄相约聚到了一起。这不是一般同窗学友的聚会,他们是为了当面感谢四十余年前曾经教过报纸编辑课的老师叶春华,是为了祝贺这位恩师80岁寿辰而到这里来的……

在如潮的掌声中,叶老师即席感言:“不错,当年我们之间曾经是师生关系,但这种关系,早就随着你们毕业后对我关爱和帮助的与日俱增,而成了一种老师和朋友之间的关系,一种难能可贵的师友关系……”他将事先复印好的两首近体诗一一赠送大家。其中一首写道:“历届学生返校门,座中语多谢师恩;年轻从教无思量,老来耳闻常愧心。”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原*总支书记、副院长张子让感悟顺叶春华的教书育人之精髓,“叶老师认为,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关键在于摆正与学生的关系”——老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也是相互的。思想工作不全是一种工作,更多的应是师生之间的相互了解、肝胆相照的谈心。他把“师生关系”改为“师友关系”,认为这是自己世界观的一个突破。他在给一些学生的信中谈到:教师在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在接受来自学生方面的“教育”,那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只是接受的内容、角度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而已。他说:“师无常师,生无常生;亦师亦生,亦生亦师。师生互动,这就是教学相长,也就会教学相长。”因此,他在信中从来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在发表意见和建议之后,常常强调自己只是说真话,但不一定正确,只是提供参考作交流。

叶春华老师给学生的信,倾注了对学生的关爱之情,更是教书育人的珍贵书札。

新民晚报记者张炯强

1
查看完整版本: 千封信笺载师道复旦老教授给学生写了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