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我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原贵阳中医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李雪梅教授做客《贵阳晚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就糖尿病防治话题同广大读者和糖友交流互动。李雪梅院长表示,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最根本。将血糖控制到“达标”的范围内,可以有效阻止或延缓并发症的产生,让糖友尽可能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
专家介绍:李雪梅:贵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原贵阳中医二附院内分泌科主任。
曾任贵州省中西医医学会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老年病学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专业委员会常委。
年毕业于贵阳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年参加贵阳中医学院高级中医进修班学习,医院参加全国内分泌进修班学习深造。
从事内分泌专业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数十年,对糖尿病、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痛风、肥胖等内分泌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糖尿病的诊治、宣教工作,获得众多患者的肯定。
▲李雪梅院长正在接受栏目主持人的访谈
李雪梅院长介绍,糖尿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三多一少”,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如果出现皮肤瘙痒和视力模糊的情况也要警惕,甚至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
糖尿病已经成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贵州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流行现状研究报告显示,贵州省糖尿病患病率为7.6%。其中男性为8.8%,女性为6.5%;新诊断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患者比例为77.1%。
近年来,糖尿病有低龄化的趋势。贵州百灵中医糖尿病目前接诊的病人当中,不乏20岁以下的青少年。
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随之而来的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往往来势汹汹,发病时没有明显征兆,若不及时救治可能危及生命。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包括:低血糖、糖尿病酮症酸中*、非酮症性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可累及心、脑、肾、足、眼、皮肤等全身多个器官,其症状往往在数年后才明显表现出来,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致死致残的重要因素。
读者提问
科学“控糖”药物控制不可少问:我是一名患糖尿病13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今年已经64岁。目前还坚持口服药物诺和龙来进行控糖,每天晚上注射10个单位的甘精胰岛素,空腹血糖多为五点几或六点几。请问医生我的血糖是否已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请问现在该怎么治疗?不想继续服用西药的话,能否选择中药或中成药进行治疗?
李雪梅院长答:从你所说的情况来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控制得都是不错的;糖化血红蛋白也不超过7,也在合理范围内,不过这个指标需要每隔3个月复查一次。
糖尿病是一种进行性的疾病,在不同的疾病阶段所采取的治疗方案很可能不一样。西医中常用的降糖药物目前分为三大类:口服降糖药、GLP-1受体激动剂、胰岛素,临床上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你目前所服用的药物,在治疗糖尿病的西药属于副作用较小的。部分患者对中医比较信任,建议到贵医院进行检查后,由医生为你制订一个治疗方案。
我院能有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苗药——“糖宁通络”,是根据《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医院制剂,具有显著的降糖效果,达到了目前国际一线西药的水平,对胰岛β细胞有保护作用,可以改善糖代谢的同时、显著改善脂代谢,延缓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的发生。显著改善糖尿病眼底和肾脏病变;尤其对糖尿病眼底并发症的阻断作用。
餐前餐后血糖有波动适当调整胰岛素注射
问:我今年75岁,有六七年的糖尿病史,目前每天饭前要注射1次20个单位的“门冬胰岛素30”来控制血糖。餐前血糖还可以,大约为六点几或七点几,但餐后的话可能达到12、13左右,应该怎么办?
李雪梅院长答:“门冬胰岛素30”为30%速效门冬胰岛素和70%中效胰岛素的混合胰岛素。既控制餐前血糖,又控制餐后血糖。建议你作一些适当调整:胰岛素分2次注射,早饭前注射12个单位;晚饭前注射10个单位,即每天注射22个单位的“门冬胰岛素30”,这样血糖应该会得到比较好的控制。
气温骤降糖尿病患者尤其需注意问:我是一名糖尿病患者的家属,这段时间贵阳的气温降得很厉害,请问对糖尿病患者在冷天需要注意些什么?
李雪梅院长答:天冷了以后,糖尿病患者尤其需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发生感冒。降温后患者容易出现血糖升高,甚至出现气管炎、肺炎等。另外,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在情况非常多,容易在冬天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秋冬季节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的控制显得更难一些。患者可以利用天气好的时候稍微到室外活动一下,或在家中走动走动;还应该避免在外就餐(吃火锅等)。在家中饮食可以对摄入的食物进行较好的控制,但到了外面往往容易“管不住嘴”,心里“没数”,吃了多少也不知道,这就容易导致血糖飙高。
最怕血糖高为何还会出现低血糖?
问:家中的老人患糖尿病已经有三年,但偶尔会出现低血糖的情况,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办法对老人的血糖进行“远程监控”?
李雪梅院长答:糖尿病患者在长期注射胰岛素后容易出现低血糖,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胰岛素用量过大,反复在一个部位注射,注射后运动量太大等,如果不能有效改善低血糖症状,轻则出现意识模糊、运动失调、语言含糊、头晕,重则出现低血糖性昏迷。
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咨询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及运动、饮食,避免低血糖的反复发生。
设在我院的“贵州省糖尿病防控信息中心”,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患者进行血糖检测的数据,通过智能血糖仪传输到信息中心,既让医生实时掌握患者的血糖情况,也利于家人的“监督”。如果发现血糖异常,医生会及时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联系,并给出专业建议。通过这种方式,目前已纳入血糖管理系统的3万多名患者的血糖“达标率”目前达到50%左右,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