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孩子,当年高考报名中国医科大学的想法很简单,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帮助身边亲人和朋友。如今,从医多年,帮助更多的患者凝结成我职业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患者和家属的笑容。”
——王文
如果在生活中见到王文医生,也许,你的第一个印象就是温柔——她是怀孕五个月的幸福准妈妈;如果见到工作时的她,也许,你的印象立即会转变——她是快速反应、雷厉风行的专业医生。从年1月20日沈城第一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收治,到当年12月22日接诊最近一次疫情的“首例患者”,王文和同事成为沈城抗击疫情的“先锋”。近日,记者走入中国医院发热门诊,了解到发热门诊“总调度”、医疗组组长王文的故事。文静女医生的雷厉风行当天下午记者进入发热门诊时,王文正在接听电话——她未施粉黛,语速较快,不断回答电话中的问题,提供一系列的解决方案。电话沟通的同时,她娴熟地查阅电脑里的资料,显然,这样的高强度工作由来已久,王文已经驾轻就熟。“对不起,这边的事情刚处理完。”放下电话后,王文对记者抱歉道。她的声音很温柔,让记者无法将她和雷厉风行的女医生联系在一起。“其实,整个疫情防控过程中,大家的努力都非常重要,我只是个协调调度。”王文谦虚地说。医院的骨干医生,王文于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七年制临床医学,并开始了在中国医大一院的工作。从年初开始,王文就被抽调到发热门诊工作。“我家在山东农村,当地医疗条件不是很好。高考报名的时候想得很简单,就是尽可能帮助身边的人。”如今,十几年过去了,王文从一名医学生,变成“久经沙场”的传染科医生,甚至成为沈城战“疫”中的“先锋”,她的想法也变了很多:“我希望用自己的专业技能治疗患者的疾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发热门诊的“总调度”王文的理想并不是一句空话。年1月20日,中国医大一院收治4例武汉返沈的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其中1名患者为沈阳市第一例确诊病例。作为传染病专业的医护人员,王文和传染科的同事们没有迟疑,组队进入发热门诊,她也值了在该院发热门诊的第一个夜班。1月20日至2月7日,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王文在发热门诊和收治疑似患者的留观病房共计值了7个班次,并在一次值班中接诊7例疑似病例,其中2例患者最终经核酸检测阳性而确诊。2月10日,医院任命王文担任发热门诊医疗组长。“这份工作和以前的医疗工作不太一样,不仅要组织对患者进行救治,还要传达最新的治疗指南信息,与职能科室沟通,定期汇报发热门诊工作……”王文说。在王文的电脑里,存着大大小小上百个文件夹,里面是发热门诊和留观病房患者资料数据和各种总结。这对发热患者的治疗、管理,乃至今后疫情方案的调整都有深刻的意义。而电话不断更是王文的日常。经过允许,记者查看了王文的通话记录。当天,最早的一个通话在凌晨4时许,截至当天下午2:30,共接电话36次。战“疫”先锋频频打响“第一枪”说王文和同事们是沈城战“疫”中的最前锋并非夸大。几乎每次疫情的首例发现都出自于中国医大一院发热门诊。年5月8日,发热门诊来诊一位去过吉林省吉林市的铁路工作人员,当时吉林省舒兰市出现本土病例,该患者的父亲曾接触舒兰市的亲属,且亲属属于舒兰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当时核酸检测还没作为所有发热患者常规检测项目,凭借着高度敏感,王文和发热门诊值班医生认为该患者必须谨慎处置,并立即请示专家组,决定将该患者留观检测新冠核酸,最终证实核酸阳性,这例患者是在辽宁连续23日无新增病例的情况下由医大一院发热门诊筛查出来,有效防止新冠疫情在沈城的扩散。年12月22日,沈阳已经连续7个多月没有本地病例,一名韩国返沈人员因发热来诊,患者隔离期结束且隔离期间三次核酸及抗体均阴性,出医院均未进行再次核酸检测。“当时已经晚上八点多,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检查都不能排除病*性肺炎,且存在呼吸衰竭,病情较重。我们立即请示院内专家组,并决定让患者留观治疗。次日凌晨1时许,核酸结果传来:阳性!”如今回忆起一个多月前的那一夜,就像是在眼前。这一夜,王文没有合眼:立即协调调查详细的流行病学史,第一时间上报给疾控及卫健委等部门……凌晨5时许,患者被转医院,这也成为沈城又一次疫情的“第一声枪响”。“我爱人说:‘你的工作很伟大,是能够救人一命的。’我很感激他对我的支持和理解,因为让我引以为荣的就是患者治愈后的温暖笑容。”王文说。正是因为你们的付出给了这座城市更多安全感!让每个人都相信,疫情,我们终将战胜!感谢你们不辞辛劳的治疗和照顾为你们点赞!往期推荐:又要大降了!
沈阳人注意了!这件事罚款元!情节严重罚2万!
辽宁9岁男孩手被“炸裂”!还有孩子致死、重伤……都是因为它!
帅正新闻、沈报全媒体记者:尚志文、李浩
编辑:董隽子责编:闫继伟高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