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们上船准备开捕
据大江晚报报道:11月10日、11日,繁昌县荻港镇举办首届江鲜美食文化节。江鲜节开幕式、捕鱼仪式、蟹王争霸赛、江水煮江鱼、江鲜美食文化座谈会、摄影大赛等一系列活动的背后,是荻港镇竭力打造“荻港江鲜”这一品牌,未来更是有意打造亿元产业。
打造“荻港江鲜”品牌
八百里皖江,在荻港处骤然变窄,最窄处只有米,水流湍急之下,也造就了荻港的江鲜美食。提到“荻港江鲜”,刀鱼、鲥鱼、江蟹就会跃然眼前,同是长江里的其它品种,只能称之为江鱼、江虾等,却不在江鲜之列。
荻港镇农办主任叶显华介绍说,20多年来,长江里已没有鲥鱼再现,鲥鱼基本绝迹;刀鱼属于季节性鱼种,由于刀鱼出水就死的特性,暂时没有实现人工养殖技术,因而产量低、价格高,一般老百姓难以消费;每年秋分时节,江蟹渐渐成熟,通过一段时期的成长,肉质鲜美、蟹肥膏厚。近年来由于大量人工投放蟹苗,产量有所提高,但长江蟹仍然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近年来各大小养殖场相继而出。荻港镇目前有亩螃蟹养殖基地,因地理环境、水质的优势,近年来荻港江蟹声誉鹊起。
此次荻港江鲜美食节,以“八百里皖江第一江鲜美食小镇,邀您来品鲜”为主题,先后开展一系列活动。捕鱼仪式上,24条渔船齐发,记者跟随渔船,见证渔民捕捞之艰辛。蟹王争霸赛,并不是以往的那种比蟹的大小,而是比谁吃蟹吃得快、蟹壳最完整。江鲜美食文化座谈会上,文化名人、美食达人、水产养殖专家、餐饮界代表等共聚一堂,探讨荻港江鲜的历史形成、荻港江蟹的独特魅力、荻港的美食文化、“荻港江鲜”品牌的打造与推广等。
荻港镇镇长董承智表示,举办荻港江鲜美食文化节,主要目的就是进一步挖掘荻港渔文化的内涵,提升荻港江鲜美食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打造“八百里皖江·江鲜第一美食小镇”品牌,促进当地生态文明、三产融合大发展,全面扩大荻港对外影响力,展示荻港新时代新形象。
荻港江蟹为何能“横行”
11月10日上午,记者随渔船在长江荻港段捕捞。有着45年捕捞经验的胡维才说,捕捞的江蟹位于长江水下30米左右,30米相当于十层楼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荻港江蟹,4两至半斤的要元/斤,公蟹4两母蟹3两多的,要元/斤,小蟹约50元/斤。这个价格,远远高于市面上其它螃蟹的价格。
说起螃蟹,大家知道更多的是阳澄湖大闸蟹,芜湖本地螃蟹,如芜湖县的六郎、花桥螃蟹,繁昌荻港的长江蟹,南陵县许镇的奎湖螃蟹,以及无为县泉塘、襄安螃蟹紧随其后。实际上,荻港江蟹早已“横行”皖江,此前当地宣传推广不够,导致知名度不高。荻港长江螃蟹体色清爽,背甲呈青灰色,光泽度高,肚皮洁净,体质上好,新鲜活跃,活力很强,被渔民及沿江两岸的民众称之为“绿蟹”,蒸熟之后,蟹体较红,口感鲜美,保持着原生态的野生风味。
在繁昌县荻港及附近10公里江面,*浒河、芦南东大河、高安河等河流汊港较多,浩荡奔流的长江在板子矶形成洄流,因此水质营养丰富,食料天然充沛,且沿岸的庆大圩、永丰圩、罗圩、徐圩、荷花圩、天然洲、黑沙洲等沙洲冲积地带绵延不绝,水底沙土平坦广阔,因此,荻港长江螃蟹多为体格健硕、腿脚颀长、身型饱满的“高富帅”。
每年10月是螃蟹的成熟时节,它们成群结队地顺江而下,直到长江入海口附近进行交配产卵。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幼蟹们来年初春从入海口溯游而上,逐渐长大,自行捕食,躲避天敌,江沙冲刷,能够顽强生存下来的,都是蟹家族中的精品。由于在长江中一生始终运动不息,它们的蟹腿相比一般湖蟹要长,肉质更富有弹性,腥味也相对较重。
河蟹好吃还是江蟹好吃?“螃蟹上市后,前期河蟹好吃,后期是江蟹好吃,其味道鲜美甚至超过阳澄湖大闸蟹。”叶显华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等原因,八百里皖江中的江蟹,荻港江蟹最好。
小小螃蟹撬起大产业
近年来,荻港镇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契机,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围绕打造“千年古镇、滨江新城”这一目标,大力倡导文旅兴镇,依托镇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发展文化产业,深度挖掘工业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和江鲜美食文化,这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已成为荻港镇亮丽的名片。
荻港依长江而立镇,江鲜资源丰富。勤劳智慧的荻港人以本地江鲜为食材,注重原汁原味,以江水烹煮江鱼,菜品随时令而变化,四季不重,形成了荻港“无鱼不成席”的饮食习俗,被誉为“江鲜第一美食”。而小小的螃蟹,也逐渐成为荻港的一大产业。
据董承智介绍,近年来荻港已成为长江两岸高品质螃蟹的重要集散地。根据荻港水域环境和地理位置优势,未来荻港镇有意在全镇建立三大养殖基地,引用长江水进行河蟹养殖。一是在庆大大西河一带建立千亩螃蟹养殖基地,带动10余户养殖大户发展河蟹养殖业,年产螃蟹30万斤;二是在杨湾外套建立亩河蟹养殖基地,带动周边农户增加收入,年产螃蟹15万斤;三是在芦南东大河利用生态养殖0亩,年产螃蟹30万斤。同时,荻港还将成立河蟹养殖协会,对荻港螃蟹进行品牌推广、保护和资源整合,满足各地对荻港螃蟹的极大需求,发展荻港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记者马正超文赵亚玲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