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恭贺呼吸教育的学员黄梓荣的文章喜登河源
TUhjnbcbe - 2020/11/26 7:18:00

喜报

喜报,喜报,喜报!

近期喜事连连,我校又有学员的文章刊登在《河源晚报·教育周刊》上面。恭喜*梓荣同学。祝贺*梓荣同学的作文《民以食为天》刊登在《河源晚报·教育周刊》年11月3日当期。这是一个很好的起点,你的文采好比一朵火花,希望你用勤勉辛劳去助燃,它一定会变成熊熊烈火,放出无比的光和热来。希望你能在未来的文学路上越攀越高,写出更多的佳作!在此,我们呼吁所有呼吸教育的孩子们,在呼吸教育的课堂中认真写作,勇于创新,积极投稿。我们期待更多喜讯的出现!下面将附上*梓荣同学发表的文章。

01

河源晚报·教育周刊

02

刊登页面

民以食为天

*梓荣(创新篇)6年级

常将有时思无时,莫把无时当有时。

——题记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古往今来,粮食一直都是生活必需品。我们吃的每一碗饭,每一粒米,都是农民伯伯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每一粒米都是岁月的沉香。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今天浪费粮食的现象却越发严重,出现了大量浪费粮食的现象。目前,中国已经有了约14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四分之一,可是,全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大约有亿公斤,接近全国总产量的十分之一,相当于两亿多人整整一年的口粮!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浪费。古人云:“民以食为天。”我们中国带着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已经走过了五千多年的悠久岁月,这种传统,造就了我们的美好生活。在很久以前,很多的平民百姓都吃不了现在我们已经习以为常的白米饭,可我们却早就吃惯了,并且在追求着更多的珍馐佳肴。尤其是在自助餐里,一进去就大刀阔斧地拿,每当吃完饭后,才发现自己已经吃不完了。渐渐的,人们似乎已经养成浪费的习惯,且浑然不觉,“民以食为天”也似乎变成了“民以食为乐”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现在与古时候相比,我们的条件比以前好了太多太多,我们的生活水平也水涨船高,可我们却慢慢的忘记了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有人觉得,浪费粮食并不是什么大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虽然现在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粮食紧缺的警钟随时会被敲响,如果人们一直大肆浪费粮食,粮食总会有一天被吃完。没有经历过饥荒,就难以明白粮食的可贵。纸醉金迷的生活只会让我们失去理智。让我们接过节俭的火炬,共同高举它,让这燎原之火点亮盛世华夏!

来源:龙川呼吸教育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小编!

联系。

1
查看完整版本: 恭贺呼吸教育的学员黄梓荣的文章喜登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