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户籍改革预案给了人才稳定的预期
来自《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说,上海正在细化第四次户籍改革以吸引人才。消息人士透露,其中一种方案建议凡学历、就职、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等七大类指标累积得分达100分者即可具备入沪上海的条件。方案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居住证转户籍。看到这则消息,我的第一个反应是:它不会像北京曾经搞过的“投资入户”*策吧?表面上让人看到希望,但事实上高不可攀,平均几年都没有一两个人能够达到要求。这几年一些地方类似的所谓改革动作可不少,但报道打消了我的顾虑:方案显示,凡是满足七大指标分值的人士,包括流动人口都可以申请上海户籍,方案设立100分为标准分,“只要申请人达到标准分分值,符合一个批准一个。”据悉,这七大类入户的条件性指标包括:1.学历;2.在沪就职;3.在沪缴纳社会保险;4.在沪缴纳个人所得税;5.外省市(海外)工作资质;6.特殊成就;7.在沪创业投资纳税。其中包括两个方面路径落户上海:一是七大类指标的累积。各个指标项目加分加起来达到标准分,即可具备准入条件;二是时间的累积。现在累积分不够,但通过几年的努力,累积到标准分,也可达到准入条件。比如,众多持有上海居住证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如果未能达标,以本科生为例,在一家机构连续工作几年(以缴纳社会保险金为具体指标),即可获得100分及以上分值,从而得以落户上海。这样看来,上海此次户籍改革的门槛并不太高。同时,方案指出只要某一单项条件达到100分,外来人才和持居住证者也可完全具备申办户籍的准入条件。它实际上破除了以往单独强调某一条件的“一票否决制”,比如特殊专业、学历、重点学校学生等“门户偏见”,因而更公平,更有普适性,意味着某一方面具有特别突出的人才,比如高学历人才、有特殊贡献的人才、有成功业绩的创业投资人才等,只需采用单项指标进行衡量。这样一种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都适用,申请者个人只需根据自己特点去寻找自己的努力方向,真正实现“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仔细分析这份积分方案建议,会发现它的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比以前任何时候都大大提高,完全有可能成为今后中国各地(包括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户籍改革的范本。这个方案事实上给了公众对于未来的明确预期,有利于公民通过合理合法的努力,进行自己的人生和未来设计,从而避免大量公民永远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的迷茫与失落,以便更加集中精力开创美好的事业人生。明确的预期,将使人能够有效避免因对未来的侥幸心理而导致的不必要的损失和牺牲,比如在自己所不能把握的地方无端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精力去“攻关”,甚至有可能导致下一代“高考无门”而前途渺茫甚至对社会采取敌视情绪等严重后果。那是无谓的心智磨损与制度造成的巨大内耗与敌对。一个好的社会,一项好的制度,一定是能够让社会所有成员产生稳定预期的社会和制度。只有这样的社会和制度,才能够让人们朝着一个公平、合理、明确、透明的方向去努力,而不是在大量的暗箱操作中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包括户籍改革在内,改革的实质是给一切勤劳、正直、向上的人们以稳定的预期,让他们为自己的利益而努力学习、勤奋工作。期待上海的第四次户籍改革尽快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且将种子洒满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