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金陵晚报
8月28日,云南曲靖茨营中学初一新生报到。孙宁生找到班主任,要到了新生中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名单——8人。“去年是17人,农民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孙宁生边说边将8人姓名记下,又从抽屉里取出元作为9月新增的资助经费,放入一个大信封。
年1月13日,K次列车汽笛鸣响,将孙宁生送进乌蒙山区。11年来,受孙宁生直接或间接经济资助的贫困学子达人,其中有9名孤儿,资助金额近百万。
71岁的孙宁生,人生坐标图上只有一个前进方向——教育。从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孙宁生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下称“南师附中”)的讲台上站了29年。退休第一天,他背起行囊,进山支教。
“我要成为大山深处的播种人。”孙宁生在笔记中写道。
播种——用读书垫高山里孩子的人生
茨营中学教学楼外立面有一排字——读书垫高人生高度。这是孙宁生提议后刷上的。
茨营中学海拔米,最远的学生家在哈马寨,海拔米。
老校长王德寿清晰记得11年前的那一天、孙宁生和他手中拿着的教师资格证。
那时的茨营中学十分破旧:教室没有任何电教设备;门窗玻璃损坏了三分之一,冬天寒风呼呼灌;桌椅破烂,宿舍漏雨,水龙头经常放不出水……“这个学校条件不好,资金缺口大、师资缺乏,从来没人来我们这里支教。”王德寿直言不讳。“我可以募集图书,为学校建一间图书室;可以上地理课、历史课和政治课;还可以想办法筹集旧电脑……”孙宁生再三强调,自己做的全部免费,“不给学校添麻烦。”
身高超过1.8米的孙宁生瘦削挺拔,固执地站在王德寿面前,如同一株白杨。“欢迎。”王德寿笑着伸出了手。
孙宁生没有食言。他取出公积金账户里全部资金3.4万元,用2.8万元建了一间52平方米的板房,元购买书柜、修理二手电脑。“用住房公积金来建房子,专款专用,天经地义。”他笑说。同时,南师附中老同事刘少青帮他在校园网发出捐书倡议,一批批图书源源不断寄到了茨营。年底,这间简陋的图书室筹集图书多册、杂志多本。学生每年人均借书11本。
守候——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是个慢活
8月28日晚,校园里树影婆娑。孙宁生踏着月色回到已成危房的宿舍。
学校为教师新建了廉租房,也为孙宁生留了一间。可孙宁生坚持当初“不给学校添麻烦”的承诺,还是那间老宿舍,还是那件穿了10年的南师附中年校庆纪念品衬衫。
生活上的这点苦,中学没毕业就“上山下乡”扎进苏北农村10年的孙宁生甘之如饴。最累的是和“读书无用论”作斗争,哪怕孙宁生倾尽全力,仍有学生离开课堂。
陈浩琪是级学生,妈妈去世了,父亲在城里建筑工地打工,她和弟弟跟着爷爷生活。小姑娘是老师眼中的“差生”,不过孙宁生从未另眼相看。陈浩琪没钱交班费,孙宁生毫不犹豫掏出10块钱。她以看病为由请假,跑去烧烤店打工,孙宁生再三叮嘱“看完病就回来”,又在孩子被找回后殷殷教导,“以后要努力呀”。中考前夕,陈浩琪告诉孙宁生:“我念不下去了,打算进城打工。”孙宁生愣住了。女孩含着泪说:“对不起,孙老师,我知道你是真心关心我,学校里只有你没有骂过我……”
一年后,一名学生告诉孙宁生在一家手机店看到了陈浩琪。孙宁生立刻赶了过来。女孩长大了,穿着一件起了球的旧衣服。她告诉孙老师,自己刚用打工赚的钱给上学的弟弟交了材料费。“那时候我太任性了,什么事只想自己。”陈浩琪低声说,再也不见之前的肆意张扬。
顿时,一股暖流从孙宁生心里涌出,这粒小小的种子终于发芽啦!
传承——要像孙老师一样散发温暖
孙宁生知道贫穷的滋味。小学时,父亲生了重病,家里连学费都凑不齐。
孙宁生尝到读书的甜头。初二那年,他到扬州宝应插队,远离课堂却无一天不读书。年考了个宝应高考文科状元,他如愿以偿进入高等学府,命运从此改变。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可有时,偏远山区的孩子连站上起跑线的机会都没有。”20多年前,孙宁生去宁夏西海固地区学习时遇到一个捡垃圾赚学费的小姑娘,“我把身上所有的钱都给她了,她却红着眼睛告诉我钱不够,她还有两个姐姐也要上学。”
那之后,孙宁生用了10年时间走过海南、内蒙古、宁夏、东北等地,寻找适合支教的贫困山区,并为此锻炼身体,每周雷打不动爬一次紫金山。
一次,孙宁生在云南遇到一名导游,曾在曲靖乡镇当老师,后因收入太低改了行。导游透露,当地师资缺乏。他又想起曾看到一份名单——一名志愿者梳理出“全国最需得到帮助的希望学校”,其中3所就在曲靖。“就去这里吧。”孙宁生自己也没想到,这一去就是逾十年。
此心安处是吾乡。逾十年的支教生涯后,孙宁生选择把家安在了曲靖。
乌蒙磅礴,《七律·长征》描述了红军战士在乌蒙山区不畏艰险的乐观精神。这一路,同样的壁立千仞、碎石嶙峋,孙宁生的长征也不孤独,有山里孩子的陪伴,有山外学生的牵挂,“一条道走到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