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总理“靠中国大米养活自己”
3月31日,温家宝总理在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三次领导人会议期间表示,已经注意到最近国际大米价格提高了30%,但中国大米库存充裕。此外,中国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包括4种直接补贴,促进粮食生产。温家宝表示,国际大米价格的上涨,对中国的粮食价格会有影响。但是中国的大米供应主要依靠自己,中国要靠自己生产的大米养活自己。(4月1日《国际金融报》) 连日来,香港媒体纷纷报道香港米价暴涨,市民抢购,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与此同时,为了保障国内供应,许多大米出口国也限制了大米的出口。 一边是国际粮食价格的持续上涨,一边是出口国纷纷限制或者减少出口。可以想象,今年国际粮食市场情况不容乐观。而这不能不使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毫无疑问,养活13亿中国人,决不能依赖进口粮食,决不能依靠国外粮田来养活中国人。一旦国家粮食供给出现紧缺,国际粮食价格出现波动,把吃饭问题寄托于他国市场的国家,最终要吃大亏的,特别是有13亿人口的中国。 要养活13亿人口,首要一条就是必须死守18亿亩耕地的红线,对土地实行最为严格的保护*策;必须切实把农业和粮食生产放在首要位置,下大决心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这不仅仅关系到消除通货膨胀问题,更关系到中国粮食的安全。 在当前情况下,还要坚决制止粮食的工业化使用。石油资源的日益短缺是引发全球缺粮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发展生物燃料加大了粮食的消耗量。从美国和欧洲希望利用粮食和宝贵的农田制造生物燃料时,粮食降价的现象就消失了。据称,给一辆suv汽车灌满一箱生物乙醇所需的粮食可以让一个人吃一年。按照美国新能源法案,生物能源在2022年的使用量将达到360亿加仑。我国已经严格禁止生物乙醇的生产,这个规定要坚定不移地执行下去。 国际米价爆涨,有关国家限制和减少粮食的出口,无疑给我国粮食安全再一次敲响了警钟。未雨绸缪,科学应对,中国人的吃饭问题才不会成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