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8/9 1:30:00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匠人:陈明伟,年生鄞县人。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宁波骨木镶嵌”代表性传承人技艺:骨木镶嵌匠作:万工床制作材料:红木、骨片制作工序:在木坯上起槽,后嵌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等多道工序制作工具:雕刻刀、钢丝锯等制作时间:三年宁波市鄞州区民营艺术馆紫林坊的展馆里,有一件常常让人慕名而来的“镇馆之宝”——万工床。那是一张高2.9米,宽2.7米,深2.5米的典型中式床。而它的精妙,要细看才能体会:床的各个部件上,都镶嵌着精美的浮雕: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那是一派令人神往的江南图景,是你从书里才能抵达的诗与远方。当然更令你讶异的,是骨片与木头两种材质的完美结合,让这些图景跃然而出。这张床的设计制作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宁波骨木镶嵌”代表性传承人陈明伟。而除了耗时3年的骨木镶嵌万工床,他还花了4年制作了骨木镶嵌梁祝传说九屏风,之后又花了3年制作了骨木镶嵌五百罗汉……这些精心雕琢的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手工艺博览会金奖,也成功问鼎国家民间艺术的最高奖“山花奖”。“雕雕嵌嵌,同师傅下山。”这句鄞州老话说明了骨木镶嵌技艺与木雕原来是同一师傅出山,基本技艺相同。它的最初技艺是木嵌,将薄板锯出的花样嵌入按花纹起槽的平板中,再经雕刻,髹漆,应用于家具、装饰及各种日用器物、会器、建筑门窗等。后来又用骨片、象牙片等材料作嵌入的花纹,称为骨嵌或象牙嵌。花纹凸起于平板称为高嵌。花纹与平板磨平刻上细线称为平嵌,统称为骨木镶嵌。这是流行在以鄞州区域为中心,在宁波市区域奉化、象山、宁海及余姚、慈溪、镇海、北仑一带的民间手工艺。在清代晚期至民间,骨木镶嵌的家具和器物曾远销长江流域的武汉,成都、南京及北方的南京、北京、山东、石家庄等。而在浙江省内的杭州、绍兴、新昌、嵊县以及浙江周边的江西、江苏、上海、温州、福建等也可发现其踪迹。这是由于骨木镶嵌的实用性强、装饰效果好,成本也不高,所以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为了制作这张床,陈明伟画了三四百张的图纸,而仅其中的骨木镶嵌工艺,他就做了60块的镶嵌花版。由于工序复杂,一件作品花费的时间短则数月,长则数年,而且需要高度思想集中和常人难以想象的耐性。可陈明伟却乐在其中,对他来说,这是创作:“我不做千篇一律的商品,我制作的是艺术品。”陈明伟很自豪。陈明伟的履历很有意思,和许多或师承,或家传的手艺人不同,陈明伟的经历里,没有明确的“拜师学艺”,靠的是孜孜不倦的求学与自学精神。他幼时临摹连环画,少年时自学雕刻印章,十七八岁学过农民画,之后又自己研究了木雕和模具雕刻。20来岁后,他开始研究红木家具和宁波老底子的骨木镶嵌家具,那时他常常骑个自行车,到20多公里外的宁波工艺美术厂,去看老师傅们如何制作骨木镶嵌家具,回头再自己琢磨。上世纪90年代,他还求学于中国书画函授大学。直到如今,虽然已年近六旬,他依然保持着自学的习惯,比如今年初,他用多天,临摹了一套《芥子图画传》,总共幅。他说,绘画是雕刻的基础,绘画基础不扎实的雕刻家,就像没有深厚文学功底的书法家一样,成不了大器。而这一次,陈明伟巩固了自己的基本功,同时又琢磨出了一种相传在明清后就失传了的雕刻手法:单刀阴刻。单刀阴刻就是以刀代笔,直接在竹片上进行阴刻,不再用笔进行前期勾画。“老手艺需要新力量,创新难,传承更难。”陈明伟说。自年宁波工艺美术厂关门歇业后,骨木镶嵌的老手艺人纷纷退休或转行,这门古老的手艺濒临失传。年,骨木镶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隔年,陈明伟成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将自己的爱好转化为终生事业的同时,陈明伟肩负起传承的责任,“这是社会责任,也是历史责任。作为传承人,我要收集挖掘历史资料,还要培养年轻的传承人,不能让这个手艺在我手里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