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的方向在哪里?要回答这个问题,先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媒体的本质是什么?我的理解是:媒体首先是一种信息传达的中介,其次是一种价值观汇聚的载体。从媒体本质上去分析媒体未来的走向,可能会让我们看得更加清楚。
首先分析一下《新闻晚报》的停刊。上海的两家媒体集团合并为一家,一下子就存在了两家晚报——《新民晚报》和《新闻晚报》,他们在内容上非常相近,这个时候成立时间较短而且多年亏损的《新闻晚报》停刊就顺理成章了。不仅如此,在信息随手可得的互联网时代,还把报纸分为早报、晨报、午报和晚报都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意义。甚至说得更直接一点,在互联网海量信息的冲击下,报纸作为主要用于获取信息载体的价值都不大了。纸质杂志还有一个用户体验的优势,和iPad或者手机阅读相比,报纸在用户体验上也没有任何优势。
哈佛商学院教授西奥多·莱维特(曾担任过《哈佛商业评论》主编)曾告诫他的学生:“顾客不是想买一个1/4英寸的钻孔机,而是想要一个1/4英寸的钻孔!”同样的道理,读者想买的不是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而是某种信息和观点。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载体本身,而忽视了载体背后的真实需求,其实是另一种“营销短视症”。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信息的需求一定会存在,这种一种刚性需求,这种刚性需求也决定了媒体会长期存在,但这种媒体是不是现在的报纸和杂志呢?未必!这一年来传统纸媒崩盘式的下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要人们还有信息需求,媒体就永远不会死亡。但媒体不死,不等于某家媒体不会死。很多报纸、杂志如果不能完成转型和变革的话,他们都将会在不远的将来死去!传统媒体人应该把自己的视线从眼前的那张纸上移开,问自己一个最本质的问题:作为一个媒体人,我到底能给别人带来什么不可替代的价值?
15世纪中叶,随着谷登堡的活字印刷术的普及,在欧洲修道院的僧侣们抄写《圣经》的垄断权被消解,印刷品一下子变得非常便宜,使得欧洲的文盲大量减少。现在的变局和多年前非常相似,在互联网出来之前,媒体的数量相对有限,只有那些受过专业训练的人才能成为媒体人,他们一度垄断了对新闻和媒体的定义权:只有我这样的媒体才是媒体,只有我认为是新闻的才是新闻。随着互联网的崛起,媒体的门槛空前降低,所有人都可以成为媒体人,每个企业都可以有自己的自媒体。这种对媒体垄断权的消解,必将摧毁大多数媒体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