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光的车轮亢奋向前时,我们难免会回头看看过去,虽然那里的风景已渐渐模糊,但总有一些人和事你不能忘怀
01
年底,吴式太极号称“南北无敌手”,引得白鹤派的一阵diss,一番口水战之后,双方在舆论的鼓噪下,决定打场生死斗,不过香港法律严禁决斗,最后两家移师澳门一战。
究竟二者孰胜孰负,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已不重要,受彼时浓厚的武术气氛影响,香港《新晚报》的编辑陈文统一时按捺不住激动小手,决定趁热蹭一波,提笔写下了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
此书因擂台战而起,书里也以擂台战而终,陈文统的笔力不俗,《新晚报》上的小说连载一出,立即被市民争相抢购阅读。
陈文统在报社作编辑时,换了十数个笔名,为了写小说,他又起了个新名字——梁羽生,谁也不曾预料到这会是新武侠时代的开篇。
年轻梁羽生梁羽生的大名仍在江湖上传说,而那两位打生死战的拳师却已湮没于历史之中。
武林、江湖,梦耶、真耶。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新晚报》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报,竟还藏着另一位大神——梁羽生的好友兼同事查良镛,当梁羽生将《龙虎斗京华》的续集都写完了,报刊上武侠专栏一时无以为继,主编想起报社里还有查良镛这么个大才子,他几乎磨破了嘴皮子,这位査先生才慢悠悠的动起笔来。
查良镛以他老家浙江海宁的一个传说为蓝本,将乾隆皇帝和反清义士首领的身世之谜、恩怨情仇写的曲折离奇,起先书名定为《书剑江山》,在报纸上连载大获成功之后,又定名《书剑恩仇录》。
书剑恩仇录查良镛也为自己起了个笔名,他将名字中最后一个字“镛”分拆开来,取名“金庸”,现在,我们当然知道这个名字在华人世界有多么的响亮。
年轻时金庸金梁二人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号称“金梁并称,一时瑜亮”,他们虽说私交不错,却也暗暗较上了劲。
金庸在写完《书》之后,就离开了《新晚报》,他先是到一家名为“长城”的影视公司做编剧之类的工作,而后又在年和友人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明报》。
为了能让报纸的销量增长,金庸利用自己的名气(其时他已写出《射雕英雄传》、《碧血剑》等作品),又在《明报》上连载了《神雕侠侣》,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一出,直是万人空巷洛阳纸贵。
明报刊登神雕侠侣而同一时期,梁羽生仍在《大公报》(《新晚报》系《大公报》的下属报业)内工作,他也意气勃发的写下了《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等经典小说。
林青霞、张国荣版白发魔女传二人“瑜亮”之说,诚不欺人。
02
古人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在新派武侠小说世界里,金梁其时都在而立之年,拼搏之心正旺,故而他们虽然嘴上未说,却在用实际行动比拼着各自的文笔功力。
由于金庸自立门户,他每日除了写小说外,还得承揽报刊的编辑、出版、社评、经营等事务,工作十分繁忙,梁羽生与其比之虽然要轻松些,但为了生计和未来,二人的交往自然就比原先少了许多。
七剑剧照此外我们都知道,金庸的父亲曾在开国初期被当做地主处决,这对金庸的打击实为不小,多年后他在自传散文《月云》里回忆此事,饱含深情的写道:“宜官在香港哭了三天三晚,伤心了大半年。”宜官,就是父亲为他取的小名,而我们如今看到他的作品里,主人公几乎都是处于“缺父”状态,大抵与此有关。
金庸本为政法系出身,又在报业系统打磨多年,他对时政是有着独到见解的,时政社评也是《明报》的一大特色,而作为香港的新闻人,不可能不对彼时大陆发生的事略作评论。
鉴于金庸的身世和其所学所见,他对五六十年代大陆的状况是颇有些意见的,而这又与梁羽生的见解不大相同,二者纸上论战自不可少。
同事时的金、梁梁一直是大陆政策的支持者,他也因此可以在那个年代多次出入大陆无碍,而金庸则要到七、八十年代,看法有所改观,后来受到高层邀请才得以回乡。
就这样,在生活、工作以及对时政的不同见解下,两个关系不错的好友渐行渐远,直到一段“公案”发生,两人算是公开“交恶”了。
03
年,当金庸在写《天龙八部》时,梁羽生以“佟硕之”的名字写了篇评论文章《金庸梁羽生合论》,文章里他称新武侠小说“开风气者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并对自己和金庸的文章进行了一番比较,总体而言持论比较中肯,不过对金庸小说的批评稍微多了些。
但这一次的“批判”可不得了,舆论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金梁都处于创作的高峰期,在武侠世界里如日中天,哪个人有此胆量敢这么写?
天龙八部剧照媒体们纷纷猜测,通过种种蛛丝马迹,矛头最终指向梁羽生,当时他也并未立即予以回应,直到20多年后,才由人披露出“佟硕之”确实是梁羽生。
而后金庸又在同样的专栏上回了篇《一个讲故事人的自白》,他颇有些息事宁人的态度,“真凶”是谁,其他媒体人找来找去,他还不清楚吗?所以金庸称他写武侠小说,只是报以娱乐的态度,何必较真。
虽说如此,金庸毕竟还是不服气的,他对梁文章里提出的几点异见予以回应,还委婉的批评了梁羽生不该“故意将人物,故事,背景去迁就某种思想和政策”。
云海玉弓缘剧照金梁二人都是从战乱时代走过来的,他们都明白一个强大而统一的祖国有多么重要,所以在他们二人的作品里,家国情节比比皆是,不过梁羽生深受传统文化思想影响,作品中主人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更强烈些,而金庸受到西方文艺的影响要更多,后期也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