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王渝凤文受访者供图
陈凤和同事沟通
“天气热起来了,床上要换席子。”
“对自己要好一点,你一个人在外面也不容易。”
说着话的叫陈凤,重庆仁和压轴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正在用手语对着别人比划着。她对面的男子也用手语答复着她,在获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陈凤给了对方一个微笑,然后离开。
其实陈凤并不是聋哑人,之所以学会手语,是因为她所在的企业有残疾员工多人,其中,聋哑人就多达多人。为了解决这部分员工日常的与企业、与其他人之间的沟通,陈凤通过自学手语的方式,帮助这群需要帮助的人。一位已经离职的聋哑员工,给她写下一段感谢的话:你是我的嘴,你为我发声。
在5月11日启动的第三届两江榜样评选中,陈凤以助人为乐成为文明风尚的候选人。
5毛钱引起的争执
她下决心学手语
年的6月2日,刚从学校毕业的陈凤进入这家企业,成为铸造部生产车间的一名库管员,接下来在铸造部内勤岗位工作后,年的7月23日,她调任办公室,担任福利专员。
福利专员,就是为员工做社保、工会、解决劳资纠纷、处理事务等其他工作的,这是她入职第二年,第一次接触到企业的一类重要员工——残疾员工。
年5月,陈凤在车间当内勤。一次,在清算罚款时,发现多出来5角钱。没有再次核算,她便将这5角钱随意加在一个员工头上。“当时觉得多扣5角钱不会有人在意。”
可谁知,因为这多扣的5角钱却引发了一次“争论”。
被扣钱的同事是位聋哑人,他找到陈凤,询问缘由。陈凤回忆,当时看着同事在她面前不停比划手语,她却一头雾水。员工又跑去找车间主任,但仍然无果。
无奈下,陈凤再次拿出罚款表核对,才发现这名同事被多扣了5角钱。
“那时,我才突然意识到,我和他们之间存在很大的沟通障碍。”陈凤说,从那之后,她便开始自学手语。
刚开始,她跟着公司里一些识字且会手语的残疾员工学习简单的手语,再后来上网学习。慢慢地,陈凤基本掌握了手语表达,成为公司里第一个能与残疾员工沟通交流的人。
不仅如此,从年始,陈凤还组织公司管理层一起学习手语,掌握一些日常用语的手语表达,以便更好地与残疾员工进行沟通。手语培训也随之成为公司每年的“规定动作”,培训也从最初每年两次到现在几乎每月举行一次。
“学手语是为了理解残疾员工们想表达什么,然后再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给出反馈。”陈凤说,现在习惯了用手语表达,明明家里面没有聋哑人,偶尔也会习惯性地比划。
学手语并不简单,她发现,手语并不像汉字这样统一、易学。
简单来说,手语分成三大类,社会性手语、中国手语以及自创手语。
社会性手语也就是部分在聋哑人之间约定俗成的手语,它虽然不正规,但很多人都看得明白。而最正规的,就是中国手语,第三类自创手语很多时候是聋哑人自己为了方便创作的手语,这种手语无法实现交流。
“要学,就要学习最正宗的手语。”陈凤决定去找会手语的聋哑同事学习,闲下来,她还在网上寻找资源,她发现聋哑手语的语序和汉字语序是不同的,由26个字母构成,甚至语序还有些倒装的意思,为了准确地用手语描述,陈凤发现,中国手语网能免费学手语。
当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输入到手语网时,屏幕上就会显示表述出对应的手势,年,通过持续不断地努力学习,陈凤终于能用手语和聋哑同时们进行交流了。
“喏,用食指比划一个‘长方形’,寓意‘银行卡’,再用两只手互相撑着比划出一个屋顶的形状,这便是‘财务部’的手语表达。”陈凤说,这些年她的手语越发娴熟了。
学会了手语,陈凤才深知,语言可能是阻挡在聋哑同事与外界之间的一堵墙。当她成为这家企业里,为数不多会用哑语的正常人后,自己的事情也多了很多。遇到员工有纠纷,陈凤也要出手帮忙,让他们愉快、舒心地工作。
陈凤教她们学习一些上网的基本知识。“可以看书、购物,也能在聋哑人社区的交流平台上寻找同城的朋友,增加交友的渠道。”她带着他们一步一步地从囿于一室的聋哑员工,逐步走向外面,看到了更为宽广的世界。
陈凤用手语告诉对方,你很棒
十年磨平急脾气
成了残疾同事的知心人
陈凤所在的企业,参加员工数量比较多,家庭也各有困难。
一位叫周显英的女士,今年53岁,因为家庭原因欠下5万元的费用,为了支撑这个家,她来到这家企业,成为一名员工。
“我的脸上有疤痕,以前还是不自信。”周显英说,自从陈主任鼓励她做人要振作后,她开始相信自己能行,现在儿子考上了大学,家里的条件逐渐好起来,心情也好了很多。“现在工作越干越有劲,这几年获得好几次先进奖。”如今的周显英变得自信满满。
不仅如此,陈凤还帮助周显英申请“困难员工”补助,为周显英的儿子申请助学金,解决学费问题。“遇到陈主任,如同枯木逢春。是陈主任给我了生活的希望。”周显英感慨说。
陈凤帮助过的残疾员工很多,其中一位残疾员工叫张顺军,患有血友病。去年12月,张顺军血友病复发,情况危急,陈凤和医院。当时张顺军已神志不清,陈凤便充当张顺军的“家人”,和医生沟通病情,一边联系张顺军的家人。当天,陈凤忙完回到家已是深夜两点。
第二天,张顺军送进重症监护室。由于病情的特殊性,需要高额治疗费。考虑到张顺军的家庭条件,为了节省治疗费,陈凤与医生商量治疗方案。
“采用保守治疗,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做手术。”陈凤与医生沟通后,达成最适合张顺军的治疗方案。
张顺军清醒后心情低落,曾想过放弃生命。那段时间,医院,陪他说说话,疏导他,让他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与残疾人相处十年时间,陈凤总结出一套自己的办法。
“把自己摆在他们的角度,从关心的角度来引导他们。”十年时间,陈凤曾经的急脾气被慢慢抚平,成了残疾同事的知心人。
在陈凤所工作的企业,不少残疾员工尤其是聋哑员工,都来自非常贫困的家庭,由于从小家庭条件限制,对自己多有不舍。
一位来自贵州的聋哑员工,每年的工资由其父亲来重庆领取,且只领一次,这位对家庭付出了全部的员工,对自己却很吝啬,吃在厂里住在厂里,冬天铺着薄薄的床单,盖着无法御寒的空调被。
为了让他的生活有所改观,陈凤第一次和远道而来的父亲谈话,希望他们能关心这位员工的身体健康,同时,陈凤还告诉这位员工,要学会爱惜自己,冬天要盖厚一点,避免太冷。夏天要盖薄一点,重庆天气热,避免出现中暑的情况,还应该睡席子,盖薄的被子。
“这个群体的特殊性,让我必须从企业的角度去关心他们,让他们知道,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关心他们的。”让人欣喜的是,最近,她看到的这位员工,开始给自己买衣服,学会倒腾自己了,“这是好事情。”
因为关心,陈凤和很多残疾人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这种信任只有经过无数次的信赖交往,才能建立。
帮残疾员工排忧解难
“打卡”派出所成常事
前年3月,聋哑员工邓勇兴在朋友家吃饭时手机丢失。邓勇兴坚持认为是朋友的妻子所拿,随后报了警。到派出所后,邓勇兴无法与民警顺畅交流,于是便找来陈凤当“翻译”。一番交流后,最终水落石出,邓勇兴找回了手机。
这些年,随着手机上网的普及,对于聋哑员工而言,就像打开了另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自然也增多了一些风险。为了让员工树立防骗意识,陈凤不但要苦口婆心组织聋哑员工进行“防骗培训”,有时遇到员工被骗到派出所报案,她还要一路同行。“维护好这部分同事的权益,让他们有防备意识地上网,是我的工作必须做的一部分。”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去年,公司几名聋哑员工,为了办理摩托车驾照,通过社交软件,联系到北京一家办理证件的机构,被骗多元。去派出所报案,又因沟通不畅,再次“请”来陈凤帮忙,最终追回部分钱款。
因为陈凤会手语,聋哑员工一旦在工作中发生工伤事故、纠纷等问题,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找陈凤帮忙。
“有时候半夜都会接到求助电话。”陈凤说,刚开始家人不理解,认为陈凤这样太辛苦了。但陈凤认为这都是自己该做的,并且慢慢地说服家人理解。
有时候正在过周末,派出所打来电话,原来休息日,聋哑员工在禁渔期去钓鱼,带到派出所以后,发现无法正常交流,陈凤就成为语言沟通的中间人,负责将禁渔期的政策用手语告诉员工。
“残疾员工的心灵非常脆弱,尽管有时他们做错了事,也不能用过激的话语,要用关心的方式慢慢引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错误,再告诉他们要承担的后果。”陈凤说。
为残疾人忧而忧,为残疾人乐而乐。这是陈凤参加工作十四年来,对她最好的写照。也正是如此,陈凤收获了残疾员工们的信任和依赖,成为他们最温暖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