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国桐
年11月9日至11月13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跟随济南历城警方,辗转河南郑州和新乡等地,5天内奔波近千公里,直击抓获电信诈骗嫌疑人的全过程——从一条看似平常的银行流水开始,逐步揪出电信诈骗分子。
年11月9日星期一
诈骗
一封价值近60万的“董事长”邮件
(以下的“我”为记者自述)
11月9日凌晨5点多,在家中卧室,我突然被一场梦惊醒,短暂的几秒钟里,脑海里依旧浮现着民警抓捕犯罪嫌疑人的刺激场面。
作为一名整日与公安干警打交道的记者,我亲身经历了数次民警的执法办案,可即便如此,在距离去河南抓捕嫌疑人还有不到两小时的时间节点,我内心依旧激动。
在床上迷迷糊糊躺了1个多小时后,我准时出现在济南东站的候车室里,此时距离发车不到40分钟,外省抓捕的人员也已集合完毕。此次异地执法办案,为了速战速决,历城警方派出了由华山派出所负责刑事打击副所长梁克领衔的三人组,另外两名民警一位是擅长分析研判的高征,另一位则是拥有多年反诈经验的刑警孙秉楠,三人的实力毋庸置疑。
然而,即使这样,我依旧有点担心,因为未来发生的一切都是未知数。
安检、验票一套程序过后,我们一行四人登上前往郑州的动车,每小时多公里的速度,让窗外的景色变得模糊。距离到达郑州的时间还有4个多小时,三人组刚一上车就抓住这段空余时间,在僻静的动车过道里细声商讨起下一步的打算。
这期间,我了解到,几个月前,一位30多岁的女出纳收到了一条来自公司董事长的邮件,邮件的内容极其简单,大致意思是公司有重要项目,迅速加入QQ群向指定银行账户中转入资金。
而后,女出纳按照董事长的要求,先后向多个银行账户中转款50多万,直到群中再次要求其继续转入资金时,该女出纳才觉察出领导的一反常态。果不其然,女出纳被对方骗了,公司对公账户中近60万的资金被骗走。
洗钱
上千条银行流水
在钱款到账的那一刻,一场“洗钱操作”正式上演。
洗钱,顾名思义就是将不干净的钱“洗白”,这是电信诈骗分子摆脱嫌疑的惯用伎俩,与此同时,这也预示着要侦破此案,民警要在成百上千的银行流水中抽丝剥茧,找到痛击嫌疑人的关键点。
这项侦查工作不仅需要极强的逻辑性,更重要的是耐性。骗子们想方设法地躲避侦查,民警们需要在错综复杂的银行账户里剖析出上下级等关系,找到一个关键的流水记录,有时甚至需要侦查上千条。
但功夫不负苦心人,经过近十几天反反复复的侦查、频繁出入各大银行后,案件愈发明朗,民警终于确定了两名身处河南省的嫌疑人身份。
“这是典型的冒充领导的电信网络诈骗,在做笔录时,受害人数次要求我们尽快将嫌疑人绳之以法,所以我们认为抓住嫌疑人是安慰受害人最好的特效药。”梁克说,这是专案组会议上,民警们一致达成的目标。
此前,我多次与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的受害人见过面,但凡提及“骗子”二字,受害人字里行间透露着对骗子的深恶痛绝,当然这其中还包含着因“大意被骗”而产生的某种“负罪感”。
一路上,动车途经的地势渐渐变缓,目的地郑州即将到达,这意味着此次抓捕行动也即将开始。
藏身
上百家公司的高楼
大约下午1点,我们一行四人出现在郑州市一处公寓式小区内,小区广场上的居民不少,有人正在陪伴孩子玩耍,有人则坐在长椅上与邻居聊着家常,耳畔时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
走过广场,三栋彼此成直角的现代简约式高楼映入眼帘,大致计算,每栋楼30余层,每层至少10余户,此外这里还存在上百家公司,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综合其他因素,该小区极其利于嫌疑人藏身,恰巧这里是第一位嫌疑人张华(化名)经常出入的地点。
抓捕前需熟悉嫌疑人常出没的地点,以便快速调整抓捕思路。三位民警决定在当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对小区展开摸排。
在此之前,梁克等人均已看过不算清晰的嫌疑人相关照片,但两两比较,嫌疑人的发型、脸部胖瘦,以及戴不戴眼镜等情况均有所差异,似乎并不处在同一个时期。随着行动的展开,我被安排在小区广场上一处长椅上,看着来来往往与嫌疑人相貌极其相似的路人,我脑海里不断冒出一句话:这人难道不是嫌疑人吗?可是,几小时下来,三人组没有丝毫动作。
嫌疑人未出现,第一步行动告一段落。回到宾馆,三位民警叙述着彼此掌握的情况,“小区出入口较多,在每栋楼一层进出均需刷门禁,不过可尾随有门禁的居民进入。”
在他们制定下一步计划时,舟车劳顿的疲惫感一下子灌注我全身,直到听见三人决定——第二天一早采取蹲点方式实施抓捕时,我顿时打起了精神。
年11月10日星期二
蹲守
“互不认识”的民警
11月10日清晨7点多,工作日的郑州街头开始繁忙起来,梁克在内的三人各自身背单肩或双肩包踏上前往公寓小区的路程。在众多行人里,三人的步伐不急不缓,尽可能的与周围陌生的环境融为一体。
从住宿地到公寓式小区大约2公里,步行半小时后三人准时出现在小区附近,与昨日不同,三人分别走向小区三个开放式入口,途中即便相互撞见,彼此之间也从不做出任何动作或表情,犹如毫不相干的路人,而我则跟随梁克守候在小区3号楼一层大厅里,因为这里是从一层进出小区的必经之地。
1米75左右的身高,体型壮硕,中等大小的眼镜,一头黑发,这是梁克给人的第一印象。我站在距离梁克三米远的大厅角落里,内心焦急,脑海中浮现出嫌疑人被抓的多种版本画面。
不过,梁克似乎并不着急,身背黑色双肩包的他偶尔看看手机,有意无意的双手敲击着屏幕,尽力将自己伪装成一个等候朋友相聚的路人,但细心的我发现,每次出入口传来刷门禁的声音,梁克就会下意识的瞄向出入口方位,来来回回进出的人,都未能逃过他的双眼。
曾经,身边的朋友曾问过我,嫌疑人与民警是完完全全的陌生人,可每每眼神碰撞的一刹那,民警知道你是我要抓的人,这到底是真是假?
这个问题我并未作出过回答,不过接下来这次抓捕之后,我将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
蹲守是枯燥的,从清晨7点多,直至下午14点,7个小时的时间里,郑州的天气变幻多次,从清晨的寒冷到上午的温润,之后突然刮起冷风,最后阴云笼罩着小区。民警们的心情似乎也与天气的变化不谋而合。
又有众多相貌与照片大致相符的人进出小区,但都被梁克、孙秉楠以及高征逐一筛除。当问及梁克看似与照片很相近的人,为何会被筛过,梁克给出的答复是:“感觉”不对。
这时,我并未继续追问,可是心中产生一个疑问:难道搬家了?嫌疑人不会消失了吧。
张华的身影始终未出现,广场上,三人各抒己见,准备调整思路,最后三人一直认同:与“家里”取得了联系。
突破
“家里”提供重要线索
曾经,我跟随其他民警办案时,听闻过“家里”一词,此时此刻,我知道远在余里之外的历城公安分局里,还有其他专案组民警随时为此次行动提供着分析研判的结果。
俗话说,世事难料,没想到改变计划的是一次联系,三人组获得了至关重要的线索:下午2点左右张华已经回到3号楼11层住处,但其未从3号楼1层入口进入,而是从1号楼地下进入。之后下午15点多,嫌疑人又乘坐一辆私家车外出。
随着新线索的到来,不仅确定了张华的藏身地点,而且说明蹲守的策略是正确的,“你们去11楼蹲守,我去查看监控。”这时梁克对孙秉楠和高征说道。
这座公寓属于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很完善,入住率也颇高,不算大的电梯里挤满了人。很快,电梯屏幕定格在数字“11”,我跟随在孙秉楠和高征身后走出了电梯。紧接着,二人不约而同的拿出手机,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