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孙雯
仲夏七月,来自浙江全省各地的近百位诗人,聚集于浙东运河新塘段,酝酿着新的诗兴。
新塘段是中国大运河的组成部分,至今依然保持着大量原生态的诗文化遗存。
回望一千多年前,无数唐代诗人就是经由这里,沿着浙东运河,走向自然山水,让自己的游踪一步一步地勘踏一条浙东唐诗之路。浙东运河的山水、春光、夜晚、告别……由此,走入了不朽的唐诗。
7月11日-12日,由《浙江诗人》杂志、杭州市作家协会、萧山区新塘街道办事处、萧山区作家协会联合举办的“浙江诗人·浙东运河大采风”活动在杭州萧山区举行。
浙江省作协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孙昌建,浙江省文联传媒中心及《浙江诗人》总编辑任峻,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萧山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俞梁波,《浙江诗人》执行主编天界、以及包括浙江诗人公众平台编辑在内的全省近百位诗人参加了采风活动,并参加了运河文化的诗歌研讨会。
7月11日下午,百位诗人们一同前往浙东唐诗之路新塘段采风。
诗人们通过“寻找运河记忆,讲述运河故事”的方式感受浙东唐诗之路的山水人文美景。他们认为,浙东唐诗之路有着自己的特质和文化基因,希望以诗歌的方式擦亮“浙东唐诗之路”这块“金字招牌”。
当天晚上,诗人们围绕下午采风安排,就“浙东运河的诗歌文化”进行研讨。
研讨会上,俞梁波介绍了浙东运河诗歌文化的缘起、承续和发展脉络,并就本次采风活动的初衷和意义进行了交流。他特别希望诗人门能够通过诗歌为古运河文化建设开路。
本次活动特别得到了浙江省诗歌创作委员会的指导,孙昌建主任就当下浙江省诗路建设进行了阐述。他指出,萧山举办这样的诗歌采风活动,意义重大,正逢其时,是顺应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需要,也是挖掘越文化、助力浙东唐诗之路对接文旅项目的必然路径。
作为本次活动的主办方之一,《浙江诗人》杂志执行主编天界指出,萧山作为浙东唐诗之路的起点,有着诗歌学上的特别意义,也是新诗产生和再出发的始点,希望大家充分挖掘萧山运河的文化富矿,创作出优秀的诗歌作品。
与会诗人们畅所欲言,就浙东运河诗歌文化的采风感受以及如何抒写运河诗歌进行了碰撞。大家一致认为,通过采风和研讨,对浙东唐诗之路新塘段古运河有了更深的了解,接下来会以诗歌的方式讲述运河故事,抒发思古情怀。
7月12日上午,诗人们前往新塘街道文化中心,参加新塘街道“寻新文化·觅塘生活”文化惠民工程启动仪式,见证萧山区文化建设的盛大起航。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