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2021年伊始带您看看30年前1991年
TUhjnbcbe - 2024/4/11 18:34:00

各位新年好。

每逢年关,猫儿胡同都将为您奉上跨时代的经典回忆大杀器。我们即将迎来年,就让猫哥带您回到30年前的年,去看看那一年的生活吧。

年最大的事情,无过于年初海湾战争结束,年底柏林墙拆除、苏联解体。当时猫哥还小,没有感受到后者对我们的冲击。这种冲击可能并没有表现在日趋开放、活跃的北京经济生活中,却可能在一两代国人的脑海里留下了难以言表的烙印。

这一年文化娱乐的事情很多,但对于猫哥这样的80后来说,什么苏芮童安格罗大佑谭咏麟,抱歉我还年轻,跟他们不熟;只是——年底,因陈志朋服兵役,小虎队解散了,实在是遗憾呐。

小虎队。

不细说了,咱们主要说北京生活。娱乐上的事情,留给更多搬运工去干。

在吃上最大的进步,无疑体现在孩子身上。生活水平在改善,孩子们总是先吃到最好的。“甜甜的酸酸的,有营养味道好”,娃哈哈营养液出现在广告中。注意啊,不是后来的“钙奶”,而是口服液包装的营养液。因为不爱吃饭身体瘦弱,小时候我还喝过这东西,实话实说,我清楚记得它确实是有一些促进食欲的效果。

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据网络百科记载,早在年,宗庆后便带领娃哈哈便开发了营养液,至三年后也就是年前后,全国销量过亿,真正做到了深入人心。其配方包括桂圆、山楂、莲子、红枣以及——葡萄糖酸锌。葡萄糖酸锌是现在公认的促进食欲的药品,可是当年大多数人文化有限,没什么机会知道这东西。成功地将这奇怪的化学名称,与传统意义上的营养品结合,这是市场营销巨大的进步。

什么?有了娃哈哈,却并不是AD钙奶?别伤心。因为同一年另一个营养奶饮料也来了,那就是——乐百氏奶。都年了,孩子们的好吃的还会少吗?八喜冰激凌这一年出现,我记得当时“小碗儿”、“大碗儿”这两种长期占据北京市场多年的冰激凌才几毛钱,而八喜就已经两三块钱了。

一开始包装上并不带“AD”。

“把美味和营养卷起来”这是啥广告您还记得吗?呵呵康莱蛋酥卷,也来啦。年轻人没听说过吧?其实啊,它就是现在的康师傅蛋酥卷。要知道康师傅、顶新在天津的工厂,乃是一年之后的年才开业的。

当时康莱蛋酥卷有塑料袋和铁皮桶两种包装。塑料袋的和现在康师傅蛋酥卷形式一样,而正方形铁皮桶那一大桶,则是看似永远都吃不完的美味,童年美好的回忆。

没想到还真能找到康莱蛋酥卷的铁皮桶照片。

北京的孩子们并不是没有吃过类似的食品,点心铺早就有国营厂的蛋卷。可是吃到康莱蛋酥卷的时候,我还是被那极度酥脆、奶香浓郁的感觉所震撼。我记得当时大人的表情是——人家这东西做得确实不一样。

北京晚报记者王炳辉还注意到,当时市场上的零食糖果,比较受欢迎的都是“进口货”,至少是进口品牌合资产品。比如说,西单购物中心也是在这一年开业的,恐怕北京孩子都会记得,西单购物中心一层有一个糖果大厅,里面出售的那些花花绿绿的进口糖果,仅仅在视觉上对我们就是巨大的冲击。

这只是网上搜的软糖的图片。花花绿绿的颜色对当时的孩子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传统的糖果无疑大都是靠着糖纸包装,来吸引孩子们;而这里的糖果都装在大罐子里,并不需要糖纸去妆点。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特别贵,我印象里(可能是年之后的一两年)那糖果的价钱高达20元一斤。现在想起来,那不过是棉花糖、QQ糖,但已经甩出我们毫无弹性、永远是淡黄色的传统软糖几条街了。

还有一种特殊的糖——薄荷糖。在每天晚上6点北京台动画片前后,会有“好适润喉糖”的广告,可能是因为广告的视觉冲击,至今我认为好适润喉糖是第一种真正深入生活的进口糖果——大概也只是合资品牌吧。什么宝路、曼妥思,那就都是很多年之后的事情了。

可惜好适润喉糖的风光时间并不算长。它太凉了,凉得发苦,所以大多数孩子恐怕并不爱吃它。现在网上都找不到它的照片了。

当然不仅是孩子们啦。年大人们也迎来了很多新口味。

八珍烤鸡出现了。现在咱说,一个烤鸡有啥好吃?可是猫哥我记得啊,当年烤鸡的风靡程度,绝对超过现在任何一种食品。那个社会,“流行”的概念和今日不同,因为今天我们有太多选择,没有什么东西会流行到那个程度——几乎每条街上都有电烤箱在转动,里面便都是八珍烤鸡。

偏甜口,和现在超市里常见的奥尔良小烤鸡有点儿类似。

作为一个80后,我能想起来北京流行到这种程度的街头食品,也不过是羊肉串、八珍烤鸡、美式炸鸡、烤羊腿、糖炒栗子等等,超不过十种。

街头食品怎么吃最香?大排档。碰杯的声音、烤肉的香气还不够,旁边还得有个吃美了的主儿,对着电视唱卡拉ok。要不然大排档唱卡拉ok扰民怎么会成为社会问题呢。

南方黑芝麻糊来了。真的好吃,因为没什么类似食品。作为一个北京孩子,我特么长期能喝到的无非是粥、面茶、杏仁霜,相比之下黑芝麻糊的味道简直就是神奇。

经典广告啊。

必胜客在东直门外开设了北京的第一家餐厅,当时官称“比萨”而不是“披萨”。“执行国际标准,精美的食品和家庭式桌上服务”,听说当时大家真的是拿刀叉吃西餐般地去吃必胜客。可是为啥在《忍者神龟》动画片里,王八们都是直接下手捏?

爱吃比萨饼的米开朗基罗。

其实必胜客对我们的影响不下于肯德基、麦当劳。我记得当时中央电视台的节目里,主持人说了这样一句话,“您不妨亲自去必胜客尝尝”。去不起,因为必胜客价位高于肯德基、麦当劳。

(网络百科记载,这家餐厅是年开业的,但是我这里查到北京晚报的推广文章是在年的3月份,从文章看当时应该刚刚开业。)

也别说必胜客贵,王府饭店肯定更贵,因为这里的酒廊开始使用半跪式服务。哎,大家都是为了填饱肚子,牺牲时间精力也就算了,真要牺牲尊严……那就应了孟子的老话:为富不仁。

这一年国营饭馆开始明显失去市场。原因特简单,不——好——吃。

吃了好的,也得喝点儿好的。彩虹鸡尾酒流行,您翻翻当年家里聚会吃饭的照片,桌上少不了它。当年那鸡尾酒的配色,好家伙,充满了乡土气息,大红大绿大黄大蓝。

充满乡土气息。

现在咱说“鸡尾酒”指的是“调制混合”,当年咱哪里懂得那个,要不是颜色分层,哪像是彩色的鸡尾巴啊。就像从黑白电视过渡到彩色电视,如果只是瞎混在一起,就体现不出档次了嘛。

这一年里,国家放开了名酒销售价格。年的茅台酒是90元,五粮液50元;而这一年茅台涨到元,五粮液涨到90元。所以有人质疑,这些酒是怎么消费的?会不会是公款吃喝?

在竞争的冲击下,北京各大国营商店食品柜台开始流行“先尝后买”。不过,想买好烟就别去国营商店了,它们搞不到货源。

中秋节前商业部门放出豪言:今年本市月饼将一改过去“掰不碎、咬不动”的毛病。各位年轻的朋友,如果想体会一下这种味道,那就买点儿蛋糕啥的放在屋子里晾干半个月再尝尝吧。

到年底政府宣布,冬贮大白菜将不再“要求购买”。别小看大白菜,多少年来,买大白菜都是“政治任务”。政府说不再要求购买,实际上大家生活还离不开它。哪像现在,冬天什么菜都能买到。

冬贮大白菜,不过这应该是近年的照片。

但也有些事情,政府也很头疼。“油条放洗衣粉”就是在这一年被媒体报道。还得吃得干净啊。市民就建议了,最好把用过的一次性饭盒穿孔再回收,否则可能被刷刷再用。

好不容易有钱能喝点儿啤酒吧,啤酒瓶子动不动就爆炸,这一年出现了好多起事故。劣质密封烤鸭出现在市场上,嘿这东西,现在您去逛逛前门,还能在旅游小店买到呢。太阳锅巴、红梅味精、茅台五粮液酒也都遭遇了假冒伪劣的阻击。

那就别喝酒啦,喝点儿水吧。矿泉水太贵没关系,“因为缺了我”——百龙矿泉壶来了。没文化的人们,还在惊叹“水变油”的骗局,“自来水变矿泉水”却成了现实。

百龙矿泉壶。

孩子们喝娃哈哈营养液,大人们在这一年也迎来了太阳神口服液。我想很多人也都是从电视广告上知道的它吧,“当太阳升起的时候”那句歌词,后来年被张惠妹借走了,还被当成了雪碧的广告歌。还有在火焰里面添加干柴的镜头……

长大之后才明白,这么赤果果?可不是嘛,太阳不就是“日”嘛,“太阳神”不就是……

太阳神口服液。

穿

说完吃了接着说穿。年初,街头带毛帽子的羽绒服开始流行,现在这个叫“皮草”风格吧。您要是以为大家为暖和,那就错了,因为“冬天穿得少而漂亮”才是年轻姑娘们的共识。那个皮草帽子未必戴在头上——刚做了彩色焗油染发,得露出来让别人看嘛。当然不会像杀马特一样夸张,大都是染个淡红淡黄。我记得当时听妈妈说过,年轻人说“彩焗”,老人们不理解,光“踩车”,不踹炮吗?

当年只不过稍微染色,不敢弄这个样子。

不彩焗的话,那就戴假发吧。假发也流行起来。

但是爱美得分场合,公交车售票员化妆浓,就成了被批评的对象。

年轻人是流行的主体,也别怪售票员爱捯饬,要知道女学生们也开始戴包金项链。奥地利品牌施华洛世奇的人造宝石,在这一年也来到了北京,只不过并非首饰,而是作为了服装商的装饰,出现在贵友大厦精品特邀店里。

好家伙,衣服镶宝石,不管硌不硌也买不起。简单的文化衫更受欢迎,此时已经流行了一年多,而且越来越逗,“别理我,烦着呢”成了常见的“个人标签”。

现在,狗也穿这个文化衫。

天气热起来的时候,姑娘们不穿裙子了,开始流行穿短裤,衣服也变成了薄薄的沙洗材料。都这么省布料,那纺织厂岂不是要赔钱了?结果北京的纺织行业还真出现招工难——并不是因为穿的少了哈。说难也不难,因为招外地工挺容易,但是招不到北京人了。

年底披风开始流行。穿着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们的审美。而说到审美嘛,近观挂历上的大美人,多年以来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审美形式。然而年底,大美人的挂历开始不再受欢迎。

大美人挂历。

身边的人都漂亮起来了,何必还要望梅止渴?

别看吃、穿都有了新发展,很多市民住房条件还是不好。在这一年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决定,要解决户居住面积小的特困户的住房问题,他们的住房面积是——人均小于2平方米!

您可以想象一下,一张单人床差不多是2平方米。3口之家6平方米,家里好歹得有个桌子柜子吧,那就只能睡上下铺了。一点儿都不夸张,那个年代很多北京家庭就是这样挤过来的。

这只是群租房的照片。家里还要有其他家具,一样拥挤。

房改迫在眉睫——即便这样说,单位分房制度也直到7年后的年才结束,事实上至今还有某些单位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福利房。可是就在这年,北京的房管部门已经通过媒体,向市民们传达了一些房改精神:发达国家住房支出要占到收入支出的两三成,然而当时北京住房支出还不到收入的百分之一;无偿分配住房是不正之风的经济根源……

盖楼的脚步也一刻不曾停止。年初车公庄的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就有了香港设计师设计的复式住宅样板间,只是我们能接触到的,只不过是普通的楼房;年底,方庄小区第一批多户居民正式入住,从年开始建设的、当时最牛逼的居民小区,此时终于开始投入使用。

方庄。

但即便住上楼房,也不一定就舒坦。你家唱卡拉ok,他家练钢琴,我家可就只能跟着热闹了。不知多少市民在“楼房忧虑症”中熬没了居住条件改善的喜悦。无论如何,总算住上楼房啦,当然得装修一番。装修热、封阳台也从此兴起。

这段时间,是我印象里,大多数北京家庭生活水平变化最明显的一段时间。黑白电视基本都换了彩色,几大件早已齐备。放眼放去,高空里,京城处处是塔吊;大街边,京城俨然一个家具城。

说完住房,说说生活用品。这也是个包罗万象的题目。

现在咱们常用含氟牙膏,在年,广东一家日化厂研制出了“高度洁”双氟牙膏。年代久远,实在是没查到这个“高度洁”和“高露洁”是否有什么关系;上海强生推出了邦迪创可贴,其实国内之前也有创可贴,但是我印象里,邦迪大概是最早了使用弹性布,让关节上的创可贴不再皱巴巴。邦迪的广告,那个锯木头的男子,以及其产品包装上面一根弯曲手指的图片,都让人记住了这个巨大的优点。象球牌杀虫剂也在这一年来到我们身边,前两年还有卖的,现在没了。国内首座封闭式垃圾转运站开工建设,是为第四清洁车辆厂大屯垃圾转运站。

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对于大多数北京人来说,洗澡开始成为难题。老城区的平房必须去公共浴室,但是此前多年,洗浴行业利润下降,却因涉及人们生活不能随意涨价难以维持;一些浴池不得不探索新的解决方案,比如北新桥浴池推出了“洗澡月票”,给爱干净的居民提供了便捷。不过这个模式明显也不挣钱啊。

没条件洗澡,每天总要洗脸洗脚吧。医院内的一家工厂(别问我,我也不知医院里)推出了红外自动水龙头……不过普通市民家庭里肯定没机会用到。

自动水龙头,早已普及。

很多市民在为洗澡发愁的同时,年里,多家公司推出了“个人电脑”。之前虽然有“家用电脑”的概念,但“pc”的概念,此时才开始走入人们视野。5月,位于垂杨柳的北京工业大学电子厂还搞了“个人电脑展销月”。当时一台电脑价格至少为元,绝大多数市民不敢问津。

用电脑也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得有电。这个年代,北京市区还得轮流拉闸限电呢,但已经有少数市民开始在家里安装空调了——与其弄个高大上没啥用的电脑,不如先来个空调享受一下。于是供电部门一直很忧虑,装空调的多起来,供电缺口就更大了。

窗式空调,最早的家用空调。

确实,电脑那种高科技离市民还是远了点儿。说个近的,语音报时闹钟开始出现,我记得那些年也颇为流行。现在想想,明明看一眼就行,非要改成听声音,简直就是吃饱了撑的。

在年的年底,中国邮政第一次推出了邮政有奖明信片。整个中国的现代彩票业,虽然80年代已经出现,但当时颇有争议,有人认为这是赌博,不适合我国国情;然而年,北京发行了上千万张“亚运会基金奖券”并且风靡一时,北京人记忆中,立交桥下摆着面包车、电视机引来众人围观摸彩票的场面,基本就始于这个时代。此时亚运会刚刚结束,邮政部门也跟上了潮流。

有奖明信片,根据中下红字抽奖。

现在的年轻人都得惊讶,哇,以前拜年居然只能寄个明信片啊。也不是,其实在年年初,电话拜年已经成为了一些市民的选择。但电话拜年有个前提——家里得有电话啊。这一年,但凡电话局说“放号”,门口必然排大队。装电话难,即便花了这几千块钱,还得排队,等上两三年都是家常便饭,托关系请客送礼都不一定有用。

吃穿住用行,一个也不能少。年北京西站开始规划了,虽然大多数市民一年也坐不了一两次火车,但它的规划、建设,在当时算得上是北京最大的事儿之一。

北京西站。

在市里逛逛不用坐火车,打个“面的”就很风光了。不过那玩意儿档次不高,还得是有小轿车。首汽搞了辆桑塔纳作为出租车投入使用。我印象里,此前北京街头有不少丰田皇冠和日产的公爵王(所谓“尼桑V6”),多少年后我才知道,那批日本车大都是咱们低价进口的日本淘汰的二手车。

普桑都成了国人情怀车了。

所以别看只是后来的“普桑”,当时已经是高档货。便宜的车,长安奥拓,也是在年来到了北京市场上。别看比桑塔纳便宜得多,能买它的市民也是凤毛麟角。

有车,还得有路。二环路改造一直在进行,年底西厢工程也就是西南二环路天宁寺至菜户营段基本完工。此时的天宁寺立交桥,乃是全国规模最大的立交桥。有车有路,好好开车吧,不行,还得闹腾酒驾。不过交管部门也有办法,“吹气测酒驾”也是在这一年开始投入使用。

天宁寺立交桥明信片。

8月,北京乃至全中国的第一条盲道在蓝靛厂建成。我们不光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1年伊始带您看看30年前199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