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刘少奇长女刘爱琴与长沙晚报的情缘长沙晚
TUhjnbcbe - 2024/4/10 18:04:00
哪家医院治愈白癜风 http://www.txbyjgh.com/m/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1日讯刘少奇同志长女刘爱琴于6月7日因病逝世,享年92岁。刘爱琴出生后即交给别人抚养,十几岁时才被党组织找到。她还曾赴苏联,参加过卫国战争期间的后方工作。作为其家乡的媒体,长沙晚报曾多次采访刘爱琴。

相关新闻刘少奇长女去世,遗愿捐出遗体

花明楼,刘爱琴几乎每年都来

(年4月5日报道)

“感谢家乡人民的深情厚谊,祝福祖国繁荣富强、家乡政通人和、人民幸福安康!”在年4月4日于刘少奇铜像广场举行的“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清明缅怀活动中,刘爱琴如是说。

花明楼,刘爱琴几乎每年都来。但每次来,她都很低调——这是父亲的要求,父亲生前对他们的教育就很严厉。在刘爱琴《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中,刘爱琴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次她让父亲身边的工作人员帮忙买了一身绒衣绒裤,父亲知道后严厉批评了她,当时父亲说:“你花的钱,不是我的,是人民的钱。你知道我并没有钱,连我花的钱都是人民的。自己已经有了的,就不要去买,尽量不去花人民的钱。现在人民还穷。”

后来刘爱琴到了内蒙古工作。“每次一回家,他让我好好工作,在单位里不要和别人争什么,不要觉得我是领导的女儿就怎样怎样。”刘爱琴回忆。

晚报情缘

刘爱琴:上长沙晚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

(年4月26日报道)

“爱琴大姐,您好!我是长沙晚报记者……”当记者将电话打到刘爱琴在北京的家里时,她前几天刚从莫斯科参加俄罗斯“不朽军团”大游行回来。

记者说明了致电爱琴大姐的原因,她一听,爽快地说:“长沙晚报都60年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啊!家乡的报纸一直都很关心我。”她开心地和记者聊了很长时间,不仅回忆了她第一次看到长沙晚报时的情景,还如数家珍般说到了长沙晚报关于她的报道,“我都把报纸留下来了,没事的时候还经常翻出来看看……”

末了,爱琴大姐告诉记者,长沙晚报不仅多次报道过她,还连载过她写的书:“我记得是年初,长沙晚报连载了《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的部分章节。”挂了电话,记者去长沙晚报社资料室一查,果然,《我的父亲刘少奇》一书是从年1月12日开始在报纸上连载的。

“‘大姐’就是家乡的报纸叫出来的”

爱琴大姐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回家乡的情形,“那次,光美妈妈得知重新挂上去的‘刘少奇旧居’匾额在‘文革’中被摘下来,花明楼公社的炊事员冒着风险把它翻过来压在切菜板下,才得以完好保存时,她特别感激地说:‘感谢家乡人民在最困难的时候仍然理解我和少奇同志。’光美妈妈的话何尝不是我们这些刘家后人的心声?”

年11月27日,王光美领着女儿刘爱琴、儿子刘源回到了花明楼,长沙晚报派记者做了跟踪报道。“第二天,家乡的报纸上第一次出现了我的名字。听说后,我跑到故里管理局的局长办公室专门看了那天的报纸。看完后,我就找局长要了那份报纸,现在还保存着。那个时候,长沙晚报是黑白印刷的小报纸,不像现在,是彩色印刷的大报纸,既大气又漂亮。”

自从第一次回到家乡花明楼后,爱琴大姐几乎每年都会回到家乡,或是祭奠长辈,或是在家乡的土地上走走看看。

年1月3日,长沙晚报“橘洲”副刊发表了刘少奇故里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写的散文《我陪“大姐”故乡行》:“翌日清晨,大姐和与会代表一起前往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里。当天也是少奇同志诞辰周年纪念日。大姐参加了铜像广场的那场庄严而隆重的献花篮仪式,在前往铜像广场的路上,我只听见她小声叨念:‘父亲,我回来了,我回家乡来看您了……’”

“‘大姐’就是家乡的报纸叫出来的,不过,我很乐意大家这样叫我,像家里人。”至此,在家乡,不论年过花甲的老人,还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均亲切地称她为“爱琴大姐”。

记者与爱琴大姐聊天时,每每说到家乡,她就颇为激动。年5月,“弘扬刘少奇法治思想,践行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座谈会在花明楼举行,爱琴大姐应邀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会后,记者陪她在刘少奇故里景区散步,她几度哽咽地说:“我不是出生在家乡,也没有在家乡长久地生活过。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家乡对我来说还是陌生的。但现在,我对家乡非常熟悉,特别是最近几年,我经常回家乡,只要有机会就想回来。每当想起我的父亲,看到家乡的人民那么尊敬他、热爱他,我就很感动。现在,只要一说到家乡,就会常常忍不住哭。家乡的人很可爱,家乡的一草一木对我来说都很亲切。”

“我肯定是沾了家乡人这个光”

年清明节,爱琴大姐回到家乡花明楼镇,祭奠父亲刘少奇和其他长眠在花明楼土地上的祖辈。当天,长沙晚报“星期天·人物”版以《爱琴大姐》为题,整版刊登了她的故事。

那天下午,记者驱车去花明楼,给住在那里的爱琴大姐送报纸。当长沙晚报记者来到她住的房间外准备敲门时,被服务员给挡住了,因为爱琴大姐正在午休。尽管记者和服务员的对话声音很小,还是被她听见了。她拉开门,热情地说:“是长沙晚报的记者来了吗?进来吧!”

简短的寒暄后,长沙晚报记者掏出几张刊有《爱琴大姐》一文的样报递给她,她连忙用双手接住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掏出眼镜戴上,展开报纸,一脸是笑地读起来:“哟,我的故事登了一大版啊!这下好了,家乡老百姓都知道我的秘密了!”

长沙晚报记者被爱琴大姐的话逗笑了,说:“是因为家乡老百姓喜欢您啊!”爱琴大姐却打断记者的话说:“能够被长沙晚报这样看重,我肯定是沾了家乡人这个光。”

“长沙晚报的报道都很负责任”

通过多次采访,长沙晚报记者和爱琴大姐建立了长久的联系,只要是工作上的事情,她几乎有求必应。

年4月底,爱琴大姐等23位革命元勋后代应邀来湖南参加纪念任弼时诞辰周年活动。期间,他们一行到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以及刘少奇年蹲点调查的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追思刘少奇。听闻那批人中有其他几位湖南籍革命元勋的后代,长沙晚报记者追了过去,希望对他们进行采访报道。可能是由于他们对长沙晚报不太了解,加之为人低调,无论怎么做工作,他们都委婉地谢绝了。

正当一筹莫展之时,长沙晚报记者在人群中看到了白发苍苍的爱琴大姐。当即,记者在刘少奇天华蹲点调查陈列馆前简陋的操场上“截”住了她。了解到记者的意图后,热情的爱琴大姐把她的几位“弟弟”“妹妹”叫了过来,说:“你们不知道,长沙晚报是家乡的党报,所有的报道都是很负责任的……能上长沙晚报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啊,怎么能够拒绝记者的采访咧?”

由于爱琴大姐的协调,长沙晚报记者顺利地采访了好几位湖南籍革命元勋的后代。那组报道刊出后,产生了很好的反响。一位被报道的革命元勋后代看到报道后,特意打电话表示感谢,同时,还把她在北京的住址告诉了记者,嘱咐“到了北京,一定上我家来玩啊”!

对话刘爱琴

长沙晚报:父亲给您最深的印象是什么?您怎样看待那段历史?

刘爱琴:年,父亲带考察团秘密访问苏联,我们才开始真正的父女相处。他让我好好工作,在单位里不要和别人争什么,不要觉得我是领导的女儿就怎样怎样。最后几年,他头发全白了,身体不好,一直有肺病,有时候甚至会咳血,但是那些年都是坚持工作,周围的人都劝不住……

经常有人问我,对自己的遭遇有没有怨恨。怨恨谁呢?时代造就的悲剧,早就看淡了。再说,都过去了,我这把岁数,已经不在意了。

长沙晚报:您在北京能够看到长沙晚报吗?您对长沙晚报有什么希望?

刘爱琴:很遗憾,我在北京看不到长沙晚报。不过,偶尔也会在电脑上看看,家乡给我的感受就是亲切。

我想,长沙晚报可能也遇到了新媒体的冲击吧?但我相信长沙晚报一定会办得很好的,我从你这个记者身上看到了湖南人吃得苦和坚韧的特质。只要吃得苦,什么事情做不好?做任何事情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成绩不俗。

人物名片

刘爱琴

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刘少奇长女。年毕业于莫斯科通讯技术专科学校,先后在河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警官大学担任俄语教师、副教授。曾获全国妇联授予的“三八红旗手”光荣称号以及公安部授予的人民警察一级金盾荣誉奖章。年5月,获得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签发的“参加伟大的苏联卫国战争钢铁战士”证书和纪念奖章。

点赞刘爱琴

她诞生于血雨腥风的年代,虽是革命元勋之后,却常说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透过长沙晚报上连载的《我的父亲刘少奇》,我们可以看到她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历程。透过她的言语,你便知道:无论年轮流转,她都是我们熟知的“爱琴大姐”。其实,在长沙晚报的报道里,她早已经给我们留下一段独家记忆。

1
查看完整版本: 刘少奇长女刘爱琴与长沙晚报的情缘长沙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