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崔毅飞)从胡同里的墙角石,到铁科院里的历史展陈,在学者、专家的努力下,一对儿有着百年历史的铁路界桩落户“新家”。
发现
京奉铁路界桩成胡同墙角石
位于丰台火车站以南的兴隆五条,是一条并不知名的小胡同。铁路文化学者王嵬经常游走在这一带,寻找与铁路相关的历史遗存。年9月12日,两根水泥桩子引起王嵬注意。
方柱形水泥桩,露出地面约40厘米,其余埋在地下,挡在胡同口的两个墙角。水泥桩上能看到英文字母PMR,其中一根的英文下面,有“京奉”两个竖排汉字,隶书字体优美飘逸。
移栽到铁科院的“京奉路界”水泥桩,文字信息被描红摄/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崔毅飞
王嵬告诉《法制晚报》记者,初步判断,这两根水泥桩是京奉铁路的界桩,历史在年左右。出现在这里,应该是废弃之后被二次利用,当成了胡同的墙角石。
这上面的英文字母P代表北京,因为旧时英文北京叫做Peking;M即Mukden代表“穆克顿”,是满语对奉天的叫法;R即Railway铁路。这三个缩写组合起来的PMR,即京奉铁路。
京奉铁路始建于年,是中国于清朝末年修建的一条铁路。京奉铁路初建时曾多次向英国借款。洋人的条件是,该路的总工程师、财务总管及各主要专业的上层职位,均由英国人或欧洲人担任。这样一来,京奉铁路管理局的办公行文便形成了中英文并用的习惯,铁路地界桩上的文字也不例外。
丰台站,是京奉铁路的正线车站。王嵬由此判断,在丰台站附近出现京奉铁路界桩也就顺理成章,像这样的历史遗存并不多见,被当作胡同墙角石很可惜。
转移
两根界桩找到“新家”落户博物馆和铁科院
前中国铁道博物馆副馆长、中国铁路史学家金万智先生认为,作为京奉铁路的历史物证,这两根界桩应该移至博物馆保存,充分发挥其文物价值。
王嵬发现界桩的第二天,金万智就组织人力进行转移,给两根界桩找到了“新家”。一根放在京铁家园社区铁路博物馆,作为丰台区的历史遗存进行展示。另外一根送到了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界桩大部分埋在地里多年,拔出来后得以完整示人,长约1.2米,水泥桩一面有“京奉路界”字样,以及英文PMR。
近日,法晚记者来到位于海淀区大柳树路附近的铁科院。在院史馆附近,一根界桩已经在绿化带附近竖立起来,文字被描红。铁科院始建于年,是我国铁路唯一的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性研究机构。
金万智告诉记者,界桩运到铁科院后,一直放在绿化带内,最近赶上绿化养护,就顺手将其展示了出来。一是可以作为一个历史物证保存,其次还能对百年前的水泥进行研究。
在现场,记者还看到了另外两块京奉路界的界桩。
金万智解释说,修建铁路之初,铁路部门使用这种界桩标识地界。像这样的界桩,大概每座火车站都有。但随着时代变迁,这些古老的界桩多被挪作他用——房基、垒猪圈,甚至垫脚石,隐没在车站周围的大街小巷。这些遗存都是他一点点收集而来,转运至相关科研单位保存,能让更多人通过实物了解这段历史,进行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