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唐旭锋通讯员徐铭怿吴立高
今天(4月29日)是农历十八,大潮。
下午3时许,宁海强蛟镇加爵科村前的海水退去,露出一大片的沙坝和滩涂,吸引了近千名村民和游客前来“赶小海”拾贝螺,场面甚是壮观。
绵延数公里的沙滩上,熙熙攘攘地聚满了挖拾毛蚶、海瓜子、花螺等小海鲜的市民。十里八乡的男女老少齐出动,挎篮提桶带着自制“淘宝神器”,赶在退潮之后涨潮之前亲近自然赶海拾趣,享受快乐悠闲的春日时光。
小时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闻讯赶来的城区人和外地游客,三五成群的在海滩上淘得正欢。“朋友在这边工作,觉得赶小海挺好玩的,今天过来只是试试运气,没想到收获满满。”金华游客梁先生拎起身边满满一篮海瓜子,“听村民说,回家后养在盐水里吐净沙,煲汤特别鲜美!”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十九退大潮,在这两天‘赶小海’庆丰收的习俗,我们已经传承了几百年。”加爵科村*支部书记林明振介绍,加爵科村从南宋嘉定年间繁衍至今,已有多年。如今,“赶小海”这个习俗早成了村里独有的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来亲身体验,在体验渔民艰辛的同时,也获取丰收的喜悦和甜蜜。
宁海湾位于象山港尾,是强蛟半岛的母亲湾。这里物产丰饶、生态优良,是华东著名的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基地,孕育着无比鲜美的小海鲜。林明振形象的比喻,“宁海湾也是我们的金银滩,加爵科村就像一名嗷嗷待哺的婴儿,静静地躺在宁海湾母亲的臂弯,从古至今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靠海吃海,是海边人家独有的生活方式。80多岁的村民林大爷回忆,他才五六岁时,爷爷就开始告诉他什么是涨潮落潮,并在退潮时带着他去海滩边捡拾一些鲜活的海鲜。后来他明白了“赶小海”的意义,“赶小海”的关键就在一个“赶”字,它包含着追赶、尽快、从速的意思,想要收获更多的小海鲜,就要赶在涨潮前麻溜儿行动。对渔家人来说,退潮就是一件天大的事儿,只有勤劳的人们才会得到大海给予的恩赐。
林大爷说,赶小海一定要选择在大潮汛,如果是刮南风和西南风则更好,这时潮水借助风力退得既快又远,而行动迟缓的贝类大多搁浅在沙滩上,此时赶小海收获也就最多。宁海湾是一个咸淡水交汇的湾区,独特的海滩里生长着蛤、蚶、螺、蟹、跳鱼等各种小海鲜,不仅肉质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沿海地区人们的喜爱。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