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资深媒体人探访之七——张頔
媒体人简介张頔:生长于济南,中国人民大学硕士毕业后进入齐鲁晚报,年起从事财经报道至今,现任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财经新闻事业中心副主编。
Q:听说你从事新闻行业之前,学过不少的专业?A:上学期间,我接触过不少学科,也应了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初中时接触到了物理学,被时间与空间的奥秘所吸引,随大流参加了物理竞赛的培训。尽管那点好奇心被集中授课时的一堆公式直接秒杀,但没想到初试成绩揭晓后,竟成了学校唯一进入山东省复试阶段的学生。高中时的兴趣就转向生物了,基因的遗传、生命机体的运转远比那些冷冰冰、连点磨蹭系数都没有的杠杆小球更吸引人。于是在山东师大附中参加了生物竞赛,用了两年时间通读了几本大学生物学教材。不过最终的竞赛成绩不够保送名牌大学的资格,便又回来高考。所幸高考成绩还算拿得出手,在填志愿时,一律选择了财经类专业:一是听说该专业就业前景不错,二来看了几本经济学读物,觉得这个研究理性选择、资源配置的学科很适合自己。考入厦门大学经济系后,发现如今的经济学研究,数理化倾向越来越强,于是在面临本科毕业时,做出了一个跨专业考研的决定。从热门的经济学跨界到冷门的历史学,估计只有兴趣这一个原因可以解释了。确实,对历史感兴趣对中国人来说应该是天然的事,谁在小时候没听过几个历史故事呢?经过半年愉快的备考,顺利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还幸运地被分到了清史研究所。如果北大中文系可以说在这个领域全球最强的话,那清史所也可以说在清史研究领域全球顶尖了。临近毕业时我做了一篇货币法制史的论文,没想到的是,横跨了金融、法学、历史的这篇论文在答辩教授们看来,或许是题材比较独特,竟被评为了优秀毕业论文。回首这些年的求学之路,说得好听点是“以兴趣为师”,从自然科学的物理生物、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最后到了人文科学的历史学,都是自己的主动选择,学起来也是乐在其中。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体现的是浅尝辄止的短处。总之,学了这么多学科后,最终我成为了一名记者,从事了新闻行业,和上面这些学科都摆脱了直接的关系。Q:那你为什么要选择新闻这个行业呢?A:说起选择新闻行业的缘由,是在读硕士时,我参与过几本书稿的编写出版工作,因此也渐渐把“文字工作者”当成了职业导向。文字工作分很多种,比如写材料的文秘工作就是每个单位都必不可缺的。但我更愿意从事面向公众的文字工作,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对别人有所触动有所影响吧,那这主要就是新闻和出版。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感觉新闻是“易碎品”,书籍才更有生命力。但毕业那年,新闻行业的就业机会恰好比出版行业更适合一些,山东大众报业集团当时只面向北大、清华、人大、复旦等8所名校招聘应届生。所以就从北京回到家乡,进入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做起了记者。其实现在想想,新闻这个行业的接触面更广泛、写作的自由度也更高,而且在日常工作中,能不断收获文字工作带来的趣味和成就感,所以自年从业以来,我对这份职业的认同感和满足感一直是很高的。
在准备这次访谈时,我还草拟了一个标题——弓身财经融媒路长,由心而出情入报頁——忍不住玩了一个拆字的文字游戏。其实在工作稿件里,也可以有一些这样的文字设计,所以这就是从事新闻工作能体味到的文字趣味。Q:新闻也和其他行业一样,是甘苦自知?A:嗯,从性格上来说,我立志做一个有趣的人并且有趣于人,比如求学时会选择认为有趣的专业,工作时会寻求文字上的趣味,现在做财经视频节目了,我的定位也是把有趣放在首位。当然,有趣难免会浅薄,所以我就不太适合做严肃的深度报道,这也算是性格决定命运吧。Q:你学过的这些专业,对新闻从业有什么帮助吗?A:业界常说“新闻无学”,因为新闻不是一个书本上的学科,在学校是学不到新闻的,而是要去多多探索和实践。记者要与各行各业打交道,需要的知识储备也得多种多样。比如说,济南市近两年来有两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势头很猛,一是氢能产业,一是量子产业,我也去采访过相关的企业和研究机构,之前在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就保证了采访的圆满执行。比如采访氢能设备时,相比于纯粹文科出身的记者来说,我在氢能方面的了解会相对多一些,所以这个企业负责人到了最后也说,此前接受过不少采访,但这一次采访是谈得最透彻的。还有对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的采访,因为从业之前读过《量子物理史话》这样的科普著作,所以在采访量子通讯这样看似很高远的应用领域时,多少能对上话,采访对象也是高看你一眼。采访结束之后,也能有个清晰的写稿思路。所以说技不压身嘛,都说记者应当是杂家,你学过的东西不知什么时候就能派上用场。Q:说是“新闻无学”,但新闻又无所不学。A:说到这里也要感谢新闻行业以及齐鲁晚报这个平台,有机会接触到各行各业,能利用所学、增长所学。比如上面说到的科技新闻,12月1日齐鲁晚报改版之后,新知周刊由1个增加到2个,编辑也会约我给写写稿。比如上周就给了我一个“温度上升细菌会加快呼吸,从而加大碳排放”的字科技快讯,由此要写一篇多字的新知稿件。真是应了那句“念念不忘,必要回响”,我本科的毕业论文,主题就是当时还算是新兴领域的气候经济学。我记得论文答辩的时候,有位教授还开玩笑,现在人们对导致气候变暖的原因还没搞清楚,国际上就谈什么碳交易,其实牛放屁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可不比汽车尾气更小。这个教授的话现在来看,依然很有道理。我查到了一个数据,联合国粮农组织(AFO)年发布的报告指出,畜牧业所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排放总量的18%,而所有交通工具所产生的温室气体仅占13%。如果从生物学角度深究,牛打嗝可要比牛放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牛消化反刍产生的甲烷,有90%到95%是来自于口腔的。这个结论是不是既有趣又颠覆常识,我觉得读者读到后也能会心一笑。除了科技新知之外,能参与一些文史副刊类的稿件写作也是种愉快的体验。齐鲁晚报副刊有个名为“大家”的人物栏目,因为我学过3年清史,所以很有幸执笔了清史大家戴逸和近代史专家马勇的人物稿,字的整版稿件写得很过瘾。还有书坊周刊的书评,偶尔也会写一篇,也是种工作上的调剂。其实我刚当记者那会,单纯从兴趣出发,最期望干的岗位一个是书评版编辑,一个是体育版记者。如今在书评版发过稿了,就差去现场采访体育赛事了。Q:那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做财经新闻的?A:刚进报社时,先是跑了一段时间的社会民生新闻,毕竟这是新闻采访的基础。我还记得入职后过的第一个春节,就是在除夕夜和您一起去济南市公租房的工地,和留守工人们一起守岁。入职一年多以后,就作为主力参与了年济南市两会的主题性*务报道。那个时候报业还处在高速发展期,业务氛围很好,现在看看,感觉个人成长也很快。(年除夕守岁,左一为张刚,左三为张頔)
年,我调入了经济新闻中心,开始接触财经新闻,继而以金融新闻作为主要方向,直到现在。初期积累的一些作品也集结到了《纸上谈金——一个金融记者的思与行》这本书里。
Q:在细分的新闻领域中,金融新闻算是相对专业的吧?A:确实,相比社会新闻来说,金融新闻有一定的专业门槛。像热线新闻,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赶到现场,然后如实记录,争取能深究原因。但是金融新闻,有时并没有现场,比如央行降准,就是央行网站上发布一则公告。那它考验的就是记者的知识储备和通俗化的专业解读。今年9月6日,央行在下午发布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公告,我紧接着写了《央行官宣,降准来啦!释放九千亿资金,对百姓钱袋子有这些影响》的解读稿件,稿件本身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但由于发布比较及时,得到了全网转发。晚上睡觉之前一看,才发布了几个小时就将近万点击了,最终点击量突破了万。作为一篇财经新闻,这样的点击量还是挺可观的。
这就说到了媒体融合的时代,按照以往的纸媒流程,下午发布了消息,八九点之前写好解读稿件发给编辑,排版印刷后,等第二天见报就行了。但在如今这个新媒体时代,各家媒体在全网进行着竞争,在保证专业性和独到性的同时,这种公共新闻的发布时效还是很重要的。因为在新闻分发的机制上,马太效应很明显,你吸引的流量越多,就会有更多的流量推给你。因此对热点的判断和反应,就很重要了。Q:说到媒体融合,在财经新闻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感触?A:媒体融合之后,表现形式更丰富了,这个稍后细说。但应该强调一个前提,就是优质内容依然是新闻机构的立身之本,新闻的规范和严谨也一定要保持,像深度调查这样的新闻操作方式一定不能缺位。财经新闻很大一部分是传递机构的声音,一方面是传递主管机构的声音,比如上面说的央行降准的解读;另一方面就是传递金融机构的声音。与之相比,调查类的财经新闻显得更有价值,也需要记者付出更多的精力。比如年我和同事做的一个投资公司调查。当时济南街头冒出不少以投资担保为名公司,向个人投资者许诺15%以上的年化收益率,加上一些营销手段,让不少人都往里投钱了。现在大家都知道,超过10%的投资就需要打个问号。所以当时我们决定来探探这些公司的虚实。按照这些公司的说法,募集来的钱大多都投向了河南洛阳的几个工厂,是响应国家号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于是我们就去了河南,发现这些工厂有的根本不存在,有的和这些投资公司压根没关系。我们回来之后做了系列报道,也引起了主管部门的重视,很快这些街头的投资公司就被一一查处。这个报道也获得了当年全国性的新闻奖项。
Q:那就是说,如果这个新闻拿到现在做,应该就不只在版面呈现,而是会有相关的视频新闻了?A:对,媒体融合给人最直接的感受,就是优质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多样化了。对于纸媒来说,图文版面是最基本的呈现方式。从这个角度延伸,便有了“一图看懂”系列,比如两会报道中的《一图读懂*府工作报告》,就适合用这种形式来做集纳式的新闻。财经新闻中,数据是很重要的素材,很多新闻线索或者新闻点,就直接来源于数据。从生产形式上来说,数据新闻在大数据技术的推动下正发生着量和质的飞跃,这是一种基于数据的抓取、挖掘、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呈现的新型报道方式,并成为财经新闻的一个重要分支。比如作为区域媒体每年都会做的鲁股年报盘点,对于山东的上市公司,每年都会有更多的数据维度来进行评价。从表现形式上来说,以往数据化更多的是通过静态的图形、图表进行简单的对比。但在融媒体时代,受众追求快阅读、轻阅读以及交互式阅读。对于记者而言,需要创新数据可视化生产,比如将连续多期的数据做成动态曲线,就能给人很不一样的体验。依托纸媒的美编优势,我们在财经新闻领域,还推出了手绘长图,能让财经事件有更通俗化的表现。比如我们联合山东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共同推出的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长图。这种警示类的宣传如果光用文字表达,会显得很枯燥。如果用了卡通化的手绘表达,那就能让老百姓乐于去接受这样的提醒。在长图的基础上,还可以做成动画或视频的形式。
Q:说到视频,现在都成了很主流的报道方式了,你的视频意识从何而来?A:对,主要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动下,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视频成了重要的信息接收方式——比如说工作累了一天,回家窝在沙发可能更愿刷刷视频,而不是去细读一篇长文——这个是大势所趋。对于我们纸媒来说,视频生产就成了融媒转型的重要方向,现在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负责视频拍摄和后期的同事,加起来得有四五十位吧,视频部也是很核心的部门。
我记得以前会给记者强调,采访时要有“编辑意识”,这个首要体现在采访时要注意拍摄照片,方便编辑在排版时图文并茂。但是现在成了,要嘱咐记者采访时得有“视频意识”,一定要用视频记录下采访现场。Q:大家都能感受到,现在对记者的能力要求在提高了,要记者成为多面手。A:是的,我和同行交流时还感慨过,以前只要写稿子就行了,但现在当记者,需要熟练利用各种采访工具、各种平台展现新闻内容——成为“提笔能写、举机能拍、对筒能讲、出镜能谈、策划能做、数据能算、图片能修、视频能剪”的多面手。
Q:嚯,这还真不容易,你在这些方面实践得咋样?A:能写能拍这个在采访中一直都在运用,图片和视频后期制作方面的技能还得再精深一些,现在主要是做视频节目的策划和主播。去年夏天,我们做了一期视频节目《齐鲁新声音》,算是我作为出镜主播的开始。
这个节目的定位是高端访谈,那一期邀请到了山东金融界的三位专家,来谈一谈新旧动能转换中的金融助力。由于前期准备得比较充分,录制起来还比较顺畅,但是那种镜头感还有些生疏,毕竟是第一次嘛。去年我所在的部门联合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打造了“保险壹点通”这个视频新闻栏目,邀请山东省保险行业的专家组建了保险智囊团,以访谈短视频的形式介绍保险领域的知识要点。因为现在社会大众的保险意识在不断加强,这种垂直领域的短视频还是挺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