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羊城晚报社
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宙辉通讯员李飞光
视频、图/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林桂炎曾育文
11月12日,“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在广州举行。本次座谈会由广东省人民*府文史研究馆、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主办,广东省人民*府文史研究馆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
来自文史、非遗、工艺美术、文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深入探讨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据悉,主办方计划沿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这个主题,每年举办一到两次研讨会,助力广东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活化。
广东文化遗产丰富承载岭南灿烂文明
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折射着一个民族的精神特质,是连接民族情感的精神纽带,体现着各族人民的独特创造、精神理念、道德规范,涵盖表演艺术、传统医药、民俗等多个领域,深刻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化遗产承载着灿烂文明,传承着历史文化,是我们的宝贵遗产。保护好文化遗产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我们要加强考古工作和历史研究,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丰富全社会历史文化滋养。”
在座谈会致辞时,广东省人民*府参事室(文史研究馆)*组书记、主任(馆长)杨汉卿表示,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策源地。自古以来,中原文化、百越文化与海洋文化在此交汇,先民们创造并留下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辉煌绚烂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文化遗产资源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宝贵财富。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广东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处,省级水下文物保护区2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余处;
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共计2.5万余处,国有可移动文物件/套;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项,省级代表性项目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人。
赓续传统文化,投入巨额资金扶助各地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一批广东历史文化游径、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串珠成链”,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网红打卡点;广东非遗再添18张国家级“文化名片”……过去一年,广东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上持续发力。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提升文化凝聚力影响力
本次“广东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学术座谈会,由文史馆与主流媒体联手主办,体现了文史界与媒体的责任与担当。
“作为一份深植岭南、享誉全国的文化大报,作为主流的大众媒体,羊城晚报一直把做好广东文化遗产的宣传作为己任,探索如何高举岭南文化大旗,帮助文化遗产‘开口说话’、讲述历史,助力高质量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在更高格局为广东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和传承鼓与呼。”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委书记、社长刘海陵在座谈会致辞时提到,近年来,羊城晚报围绕广东文化遗产策划了《岭南文史》和《岭南文脉》两大系列报道。
其中,“岭南文史”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