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外地游客也来观展展览唤醒了我们的扬州记
TUhjnbcbe - 2023/9/9 22:01:00
市场营销求职招聘交流微信群 http://www.guanxxg.com/news/roll/1569096.html

市民参观老物件:老居室

图片展现场,老照片拍摄者邹安生向市民讲述当年的拍摄情景

前来观展的市民络绎不绝

市民参观老物件:旧式交通工具

提示:昨天上午9时,在花都汇生态公园主展馆举办的扬州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一开门就迎来不少参观者,他们中有的是晨练偶遇图片展,有的是看到晚报报道后专程赶来看展览。不少市民表示,参观图片展很感动,希望10年后还有这样的展览。

“图片上就是以前的样子”

江都市民赶来看了一上午

老汽车站、铁皮公交车、老四望亭、老国庆路……新旧照片的对比之间,不少老年参观者感叹,图片上保留的就是他们年轻时候的样子,40年变化太大了。

“我老家在泰兴,30年前,孩子考取了扬州中学,我们是跟着他一起到扬州来的。”家住花都汇附近的一位老先生在展览前流连忘返。

“我是从扬州晚报上看到图片展的报道专门来看的。”来自江都区的陈先生在上世纪80年代从事纺织行业,因对花都汇附近不熟悉,他提前一天到处打听,最后通过导航骑车找到展馆,“刚刚一开门,我就进来了,一幅一幅慢慢看,扬州这么多年变化很大,看到展示的老照片我很怀念,我小时候到扬州来玩,就是看到的照片里的样子,这是汽车站,那是国庆路。”

陈先生说,年成立的全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扬州冈本有限公司让他印象深刻,“那时还处于计划经济时代,冈本公司织的羊毛衫进入市场后,很受欢迎。”如今,陈先生已退休,自己经营一家小店。昨天,直到上午11时30分,他还在图片展前徘徊,“扬州变化太大了,光是老照片都看不够。”

“这些电器我们家里都有过”

一群马鞍山游客路过如寻宝

“宝宝,你看,这是什么?”“缝纫机!”昨天,带着小孙子到花都汇游玩的蒋女士指着照片与小孙子对话,“我们常到花都汇来看花鸟鱼虫,今天专门来看图片展,我家孙子现在2岁半,这个缝纫机我家里也有一台,是我结婚时的陪嫁,搬了几趟家,我还没舍得扔掉呢,现在还能用。”

50多岁的蒋女士告诉记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家庭”展区是她最喜欢的,“这些电器、家具、沙发、洗脸架、自行车等,我们家里都有过,可以说当时家里的陈设几乎就是这样的。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也不在老城区住了,年轻人都喜欢时尚的装修,电器也淘汰了几轮,连我都被儿媳妇教会用Ipad看电视剧了,生活越来越好,这个图片展非常有意义。”

上午11时,图片展迎来一批游客,“我们是来看看花鸟鱼虫市场的,看到这里有图片展,就进来看看,本来只是想拍拍照片,刚才进去转了一圈,还真不错。”来自安徽马鞍山的王福春笑着说,他们是来扬州旅游的,偶遇图片展,“我以前就来过扬州,看到老照片就像寻宝一样,我跟朋友们讲,以前扬州就是黑白照片里这样的,现在真是越来越漂亮了。”

“希望10年后还有这样的展览”

展览唤醒了人们近40年的回忆

“图片展是生活变化的见证。”来自杭集的80后小韩告诉记者,老照片中一群女工在机器前制作牙刷场景就是她父辈在工厂工作的场景,“杭集人以制作牙刷起家,从原来的手工穿毛、手摇机器、半自动机器到全自动机器,现在甚至用上了机械手,带来的并不单是生产方式的变化,还有生活水平的变化。”

小韩介绍,拿交通变化来说,小时候她经常跟着外婆坐9路车到老汽车站,然后一路逛到国庆路,当时家里的交通工具是带大杠的自行车,那辆大杠自行车不仅用来代步,还会用来装货;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有亲戚买了摩托车,随后是方便实用的面包车,接着是小轿车,现在已发展成为这一代兄弟姊妹人手一辆小轿车,“这个展览很写实,唤醒了人们近40年的回忆。”

“希望10年后还能再办这样的展览,一方面是改革开放50周年,另一方面也是看看近10年的变化。”来自江都的陈先生建议。

花都汇的保安师傅告诉记者,虽然昨天是周一,但前往观展的市民依然很多,下雨也不例外,“有的人不单自己来,看完还会约同学朋友再来一次。”

记者屠明娟本版摄影沈扬生

扬州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

1
查看完整版本: 外地游客也来观展展览唤醒了我们的扬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