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入职三个月,郑学祥分装晚报的动作已经很熟练了。高静文摄
(图二)高蒙蒙正在装车。高静文摄
进入腊月,快递行业陆续收工,作为全年无休的快递企业,邮*快递小哥们工作量增加,就地过年的倡议提出后,他们更是主动响应,青岛邮*挪庄投递部里,刚入职三个月的新员工,三年没回家的老员工都放弃回家。作为外地在青岛打拼的年轻人,他们既觉得“不能给国家添乱”,也想借这个机会好好打拼,奔着落地生根的愿景,在异乡搭一个温暖长久的“小窝”。
送份报纸与晚报读者的缘分
提到邮*,多数人都会自动和快递挂钩,事实上,邮*还承担提供邮*普遍服务的义务,包括送报纸刊物、平信、挂号信等,由投递员们承担工作。20日清晨,天还没亮,成武路的青岛邮*挪庄投递部里,投递员已开始给报纸分类,*报*刊、青岛晚报,还有南方的报刊。抽出一沓报纸,快速点出数量,一份一份折叠好,分放,郑学祥虽然刚入职仅三个月,但动作已经非常熟练了,一沓《青岛晚报》不到一分钟就分类好。“跟着老师傅学的,他们动作更快,脑子里就像有个存储库,哪家哪户订了什么报纸,都记得清清楚楚。”郑学祥说自己现在还不行,得用铅笔在报纸上轻轻做个记号。他投送的区域是云南路小区,这一片住户分布比较零散,他需要在各栋楼间穿梭,上午一趟送到12点左右,下午送到18点左右,郑学祥和他的同事们每天穿梭在老城区,一年下来送出报刊万份,平均一天送份。
作为市民最喜爱的报纸之一,郑学祥每天少不了投送《青岛晚报》,仅他的片区就有十几份。其中有一位家住濮县路的老人,是晚报忠实读者,80多岁了。有天郑学祥和往常一样,将报纸放到信箱,发现两天的报纸都没有拿了,“老人一般每天都会拿,她是独居,我担心她有什么事。”郑学祥立刻上楼敲门,原来是老人不太舒服,就没下楼拿报纸。郑学祥随即拨通了老人女儿的电话,告知情况,细心周到的举动让他们感动不已,没多久,老人女儿给家里安上了摄像头。
吃顿大餐欢欢喜喜过新年
之前,郑学祥在企业上班,每年春节都可以休小长假,现在做了投递员,全年无休,虽然可以和同事调班,但他想了想还是放弃了。“现在疫情防控很严,不想来回折腾,休息的一点时间都耗费在路上了。”老家平度算不上外地,但郑学祥更想在投递部过这个年,对此父母一开始不太能接受,通过郑学祥反复做思想工作也就同意了。
“熟练业务,多干活,就可以多挣钱嘛,再说我在青岛也有个小家。”郑学祥笑着说道。他结婚成家四年,以往过年都是回平度,今年准备“二人世界”一把。“我喜欢鲁菜,也喜欢东北菜,特别是冬天,吃个酸菜五花肉,铁锅炖大鹅,热乎乎的,太合适了。”他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借着过年吃一顿好的了。
买个房子报父母养育之恩
快递包裹是邮*投递部的一项主要业务,家电、家具等大件多发快递包裹物流,个头大,种类多,都给快递包裹的投递增加了难度。老家在滨州无棣的高蒙蒙今年32岁,干了6年多投递员的他算是一名老员工,加上今年,已经连续三年没有回家过年了。年的春节,因为快递数量增加,他把回家机会让给别的同事,“本来想着年春节回家,没想到疫情暴发了。”虽然滨州属于省内,不算太远,但他还是放弃了回家,怕隔离耽误时间。今年到了年根儿,就地过年的倡议让他决定再次留在青岛过年。
“父母肯定还是希望我回去的,我平时就尽量多抽时间和他们视频聊天。”高蒙蒙一边说着,一边麻利地拿着快递扫描录单,装进麻袋。他负责投送伏龙路、莱芜一路等地方,上下坡多,没有电梯和快递柜、驿站,高蒙蒙只能一趟趟把快递扛上楼。干活利索的他,如果大件太多,就先把小件送完,再集中解决大的。眼瞅着一袋快递装满了,他扛到三轮车前,拼力放到车顶,用绳子固定住。“一个空都不能有。”他拍了拍车。不到20分钟的时间,两筐快递全部录入完毕,准备投送。
高蒙蒙过年不回家,拼命干活,除了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想多挣点钱也是一个原因。他在老家买了房子,“现在工资挺好的,还完房贷还可以存一点。”他的终极目标是卖掉老家房子,在青岛买房,拥有一个真正的家。高蒙蒙牵挂父母的身体,父亲心脏不太好,他一直想让父亲来青岛看病,父亲嫌麻烦不肯来。“谁不想在青岛有个家,买了房子有了家,爸妈过来就方便了,就能住下安心看病,养好身体。”
吃个饺子年味十足过除夕
“自从发了就地过年的倡议,我们每天晨会都会动员一番。”挪庄投递部经理刘闽青告诉记者,投递员们都很理解,响应也很积极,“大家好才能小家好”,今年预计留青的投递员要比往年更多。人员多,过年堆积的邮件处理起来也更快,大家不用加班加点,效率也会提高不少。往年除了集团送年货,刘闽青也都会自己给投递员带一些过年吃的菜、水果等,今年就地过年的员工多了,她准备年三十那天给大家带饺子,“在异乡也要吃个饺子,年味十足地过除夕。”
观海新闻/青岛晚报记者高静文
来源:青岛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