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说起金庸的作品是,常常会提到三个版本:连载版、三联版、新修版。这三版作品应该如何评判呢,每个人心中可能都有不同的观点,这里我将说下我个人的看法。
“连载版”也称为“明报连载版”,是指最初金庸先生发出在《明报》、《大公报》、《新晚报》等报刊上的连载内容,时间跨度主要是在年至年间。
“三联版”通常也叫做“修订版”,是指年三联书店发行的《金庸作品集》,这个版本是金庸自年至年间花费十年时间对连载版进行了整体修订后统一发行的版本,也是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版本。
“新修版”或“世纪新修版”:即年到年,金庸再次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订后发行的《金庸作品集(新修版)》。
“连载版”从最初连载的《书剑恩仇录》到最后完成的《鹿鼎记》,实际是一点一滴的逐渐搭建起庞大的金庸武侠世界。由于当时是随着连载完成而逐步成册,因此在市面上并没有正式发行的书籍,所以阅读过的读者并不多。正是由于这种特性,也使得连载版成为谣言散播的温床。很多道听途说或别有用心的人,就会将部分谣言说成是最初连载版的内容来欺骗无辜的读者,从而起到吸引眼球和赚取流量的目的。感谢万能的互联网,终于使得感兴趣的读者能够从网上看到最初的“连载版”电子书以及一些最初报纸的扫描件,从而既为了解金庸武侠世界的发展提供了依据,又为破解各类谣言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连载版”是金庸整个武侠世界的基础,它的作用可以说是无可替代的。如果没有“连载版”,就不会奠定金庸在武侠小说中泰山北斗的地位。
当然,由于“连载版”受制于报刊的时间限制,作者势必无法做到文章中各个细节的合理性和严谨性,从而出现了不少过于玄幻或不合理的地方。
下面举一些其中有代表性的例子:
1)《天龙八部》中的武功过于神奇,已经不属于武侠世界,而更像修仙;
2)杨过体有异香,因此会令众多女子意乱神迷;
3)《神雕侠侣》绝情谷杨过遇到小龙女时,“马光祖道:“有酒喝么?”公孙谷主还未回答,突然厅门口人影一晃,进来一个白衣女子,问道:“捣乱的人去了么?”杨过一见,惊喜交集,从席间一跃而出,过去拉住了她的手,叫道:“姑姑,你也来啦,我找得你好苦”。这样跳脱的出场方式,说是陆无双还差不多,明显和小龙女的性格不符。
由于这一版中存在很多天马行空的奇幻想象,反而令倪匡认为是金庸最好的一版作品。
然而,在大多数读者心中,“三联版”才是金庸武侠小说的封神之作。一来是由于这是大陆正式引进的最早一个版本;二是由于金老在“三联版”中,对之前“连载版”中存在问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修改,使之焕然一新。
引用《天龙八部》新修版中对于降龙十八掌的传承的介绍:
我觉得“三联版”对于“连载版”的修订,就如同萧峰和虚竹精简降龙二十八掌至十八掌,剔除了无关大局的部分人物和旁枝末节后,使得个文章的主线路更加清晰和紧凑,更具有阅读性和合理性。
例如:将《射雕英雄传》“连载版”中的穆念慈、秦南琴合二为一,如果按照之前版本,杨过是由秦南琴所生及抚养,以她的性格,最后能够令杨过成为为国为民的侠客,实在是令人觉得难以想象。
至于金老最后整理编写的“新修版”则毁誉参半,有些读者觉得在这一版中金老描写的过于油腻了,将武侠小说写成了琼瑶的爱情小说。
虽然不少读者认为“三联版”(又叫“修订版”)是金庸作品的巅峰之作,只认此版,觉得金老在写“新修版”时已经处于下滑期。但是,不可否则他在文学创作上的严肃性。
其实,我觉得“新修版”中金老除了在以严谨态度纠正之前“三联版”中一些漏洞和笔误之外,其实更大的意义在于辟谣,将自己的真实想法清晰的传达出来。
就像“新修版”中的“新序”中他所表述的:“也有人未经我授权而自行点评,除冯其庸、严家炎、陈墨三位先生功力深厚、兼又认真其事,我深为拜嘉之外,其余的点评大都与作者原意相去甚远。好在现已停止出版,出版者正式道歉,纠纷已告结束”;“我不能说那一部最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最坏、最自以为是,瞧不起原作者和广大读者。”
记得我曾经看到一段网络文章,其中煞有其事的写道,“传闻有次金庸演讲,一位听众问金庸:“杨过最爱的女人是郭芙,对吗?”金庸沉默了几秒,缓缓说:“你读懂了神雕””。当我看到此处,差点一口老血当场喷出。这需要什么样的阅读理解能力才会做出这样的判断?
段子归段子,但是我相信金老看到很多“金学研究者”和读者在胡乱揣测和评论他作品时,内心一定也是无语的。但是以他的身份和地位,又不能公开去报纸、期刊或采访中主动辟谣,那么最合适的方式就是借作品之口,将自己真正的意思表达出来,这就是“新修版”不惜破坏留白而加入众多细节描写的原因。
写到这里,忍不住想起了电影《倩女幽*》之《人间道》中诸葛卧龙对宁采臣所说的那段话,“祖宗没眼光,让我追求学问,让我著书传世。谁知道,写游记,他们说我泄露国家机密;写历史,说我借古讽今;注解兵法,又说我策动谋反;写神怪故事吧,又说我导人迷信;最后改写名人传记,结果这个名人失事,被定为乱*,我跟他一块儿判了个终身监禁……唉,人生就是个牢狱啊!”
这段独白,道尽了当时朝廷和社会的黑暗,同时也表达了一名文人的无奈。
联想到金老在看到一些读者对“新修版”的批评时,内心一定也是和诸葛卧龙先生一样非常的无奈——在“三联版”中,很多地方我留白、刻意不都说破,给大家想象空间,结果你们这些研究家和读者就随意揣测和歪曲我的意思和对人物的刻画。在“新修版”中我把细节和隐含的意思都说清楚,结果你们又说我婆婆妈妈......
因此,我觉得连载版、三联版、新修版都有着在当时存在的必然意义和价值,至于哪一版更好,则因人而异,不必苛求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