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编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上海版李子柒的诗和远方新民晚报 [复制链接]

1#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箪食一瓢饮,也不改其乐。“90后”女孩李子柒如诗如画的短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粉丝高达上千万,让人们将视线再度投向年轻人久违的乡村。

李子柒。网络图

在“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除了外在形象的改造外,越来越多像李子柒这样回归乡村的年轻人,他们是让乡村找回“遗失的美好”的灵*人物。昨天,记者来到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寻找在乡村追求诗和远方的上海版“李子柒”们。

乡村第一间咖啡馆

海沈村,奥运冠*钟天使的故乡,骑行文化是这里打出的乡村特色牌。和其他乡村不同,沿着这里的道路行走,可以看到五彩斑斓的骑行道;顺着乡村之路,沿路欣赏着恬静的乡村风光,兜兜转转就来到了海沈村的“网红打卡点”——乡创空间。

骑行文化是海沈村打出的乡村特色牌。*日阅摄

阳光的午后,从乡创空间的落地窗望去,冬日的稻田已经过了收获的季节,齐齐整整地蓄势待发,等待来年的春华秋实。要不是在这样的地方遇见阮林芳,恐怕会把她当作城市里的一名白领丽人。身材苗条的她身着精致的连身毛料裙,优雅中不失干练。原来,她是这家乡创空间的负责人,也是海沈村打造美丽乡村的设计参与者之一。

阮林芳。受访者供图

采访还没开始,浓浓的咖啡香已经飘了过来。我们的交谈便从乡创空间的一杯咖啡说起。“去年年初,我刚来这里时,这里没有一间咖啡馆,农村的面貌也是人们常见的脏乱、破旧。记得乡创空间开门后,我邀请乡亲们来喝咖啡,告诉他们这是用埃塞俄比亚咖啡豆磨制的咖啡粉,并给他们演示了手冲咖啡的全过程。有的村里老人是第一次喝到咖啡,他们惊讶的同时也很开心,‘以后亲戚朋友来村里,也可以像城里人一样,请他们到咖啡馆坐坐了’。”

都市“码农”回归乡村

“80后”的阮林芳是土生土长的南汇本地人,老家在书院镇余姚村,虽然出去读书工作了多年,回到家乡,一口乡音仍和周围毫无违和感。“我看过李子柒的视频,很唯美很喜欢。虽然我们做的事情不一样,她是将乡村的原生态展示出来;我希望通过努力能让乡村人生活得更好,让更多年轻人回归乡村。但我们渴望乡村越来越好的心情是一样的。”

阮林芳(右边)和朋友。受访者供图

作为一名从乡村里走出去的大学生,阮林芳曾经在繁华的静安区写字楼里做过“码农”(程序员),在外企里工作过一段时间,都市快节奏的生活曾让年轻的她觉得很有劲,家人为她预设的人生目标似乎都实现了。“从小我就被教育要‘跳农门’,只有到外面读书工作才是有出息的。”

但在城市里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后,她总是不时想到儿时的乡村生活。过年时候穿上新衣服是欢喜的;大年初一收压岁钱是欢喜的……“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了。如今回乡村,往往是村里有人办红白喜事的时候。看着原本热热闹闹的乡村年轻人越来越少,我心里空落落的;每当闻着泥土清香的时候,就感觉该为它做点事情,改变这样的状况。”

一次偶然的机会,阮林芳听说惠南镇海沈村正在筹谋乡村改造计划,曾经在其他村落有过设计改造经验的她动心了。

骑行文化是海沈村打出的乡村特色牌。王新东摄

虽然乡村改造的“初体验”结局并不完美,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最终精心设计的结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维护和运营。但阮林芳的“乡村梦”却没有熄灭,小火苗一有机会又跳将了出来。

乡村梦有了落脚点

这次,阮林芳和小伙伴们的“乡村梦”赶上了好时机。但乡村建设绝不只是田园和咖啡,从去年开始,惠南镇海沈村开始启动美丽乡村、美丽庭院的建设改造工程,乡村梦想改造计划马上和这些工程结合起来。在乡创空间里,摆放着他们设计的海沈村“形象代言人”——卡通版“海小天”和“西瓜”,制作成小徽章,作为观光者的纪念品。每样家具摆设都是精心挑选的,既有现代感,又不失乡村的原生态。

惠南镇海沈村。陈意俊摄

在距离乡创空间不远处,一幢崭新的粉墙黛瓦别具特色,靠马路一侧的墙面上书写了“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及手绘中国画等。原来,这里是海沈村打造的一处标志性乡村改造项目。

骑行驿站。宋宁华摄

海沈村打造的标志性乡村改造项目。宋宁华摄

在这幢小楼里,三楼是露台,二楼是阮林芳所在的云程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地,一楼有茅檐低小的庭院,将建造荷花池、茶室、骑行驿站,让骑行累了的旅人们有个歇脚的地方。这里作为“样板房”,希望吸引其他有意到乡村办公的都市人远离车马喧,在这里诗意地工作。记者看到,附近一幢农民房也正在改建中,将成为海沈村的第一幢民宿。未来,这种由村委会统一回收改建的乡村住宅还将陆续推出,让更多的年轻人来乡村创业并安居。

让孩子和乡村亲密接触

冬日的乡村,稻田已经收割完毕,色彩不像其他季节那么绚丽斑斓,怎么吸引人们继续来乡村“打卡”?看到收割后留下的秸秆,“脑洞大开”的年轻“梦想改造师”们又有了新点子。

成语故事秸秆雕塑--《曹冲称象》。杨建正摄

记者在一片空旷的稻田里看到,田埂间多了许多各种造型的秸秆艺术品,几天前,一场“稻不尽的丰收年”秸秆艺术节刚刚在这里开幕。艺术家们就地取材,用秸秆制作出粮仓、汽车、动物等各种造型,还在田间竖起小小指示牌,介绍了“一粒米的旅行”,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一旁用秸秆打造的迷宫则童趣盎然,到了双休日、节假日,这里成了不少市民“遛娃”的好去处。

上个月,在秋收的季节,同在这块稻田里,还举行了一场稻田音乐会。市区请来的合唱团,稻田里摆设三角钢琴,大人孩子们在悠扬的琴声、歌声中,自己动手,体会收割的艰辛和快乐。回家的路上,孩子们的背包里装得满满当当;这天,里面装的不是沉甸甸的课本,而是亲手收割的稻谷,这将成为他们人生中难得的体验。

孩子们滚动稻草球,充满乡间田园的童趣乐在其中。杨建正摄

“我自己也是一名母亲,经常会遗憾孩子太缺‘乡土气’,和乡村接触太少;周围不少妈妈们也和我有同样的想法。”为此,在海沈村,他们开出了“一米菜园”。孩子们可以在这里体验采摘青菜等,用自己摘的青菜包菜肉馄饨,煮好后一起品味劳作的快乐。而妈妈们可以在一旁的乡创空间里准备茶歇,气定神闲地享受乡村的下午茶,对大人孩子都是一种身心的放松。

还有更多精彩在路上

“像阮林芳这样的年轻人,是美丽乡村改造中是不可或缺的,他们把很多新锐的元素带入新农村建设中。”海沈村*总支书记庄平告诉记者,海沈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庄。全村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共有26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人,总耕地面积亩,是以种植水稻、蔬菜、西甜瓜为主的自然农业村落。

今年,惠南镇与浦东农发集团、南汇现代农业园区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签订了合作框架协议,启动了海沈村等村美丽庭院及美丽乡村的规划、设计及产业布局等工作。以“自行车小镇、活力海沈”为主线,融入体育休闲运动的主题,打造自行车文化公园,将自行车、徒步、跑步等体育活动与乡村观光相结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自行车文化公园里,自行车雕塑、自行车道一应俱全,试想一下,在梨花间骑行,是不是很浪漫?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海沈村从惠南镇一个再普通不过的乡村,摇身一变成了惠南镇“美丽庭院”创建的样板村,如今正在积极创建上海市美丽乡村。

浦东新区惠南镇海沈村的街心花园。陈意俊摄

庄平还“剧透”了海沈村的未来图景:一片占地亩的生态廊道和南汇西瓜主题公园即将开建,还将分季节种植各种应季水果,“冬春有草莓、柑橘,夏秋有西瓜、蜜桃,一年四季可采摘,加上宜人的风光和便捷的交通。万事俱备,就希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片希望的田野!”

记者手记:

余光中的一首《乡愁》曾经牵动了几代人的心。从某种程度而言,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异乡人”的情结。李子柒的走红,击中了许多人渴望回到回不去的过去、寻找遗失的美好的心态。

有的人看了李子柒的视频,提出质疑:现实中的中国乡村哪有这么美美的,在乡村生活哪有这么诗情画意?但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虽然年轻人的总人数不多,但无论在采访海沈村,还是新场镇等地采访,记者都发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回归乡村,这已经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李子柒网络图

年轻人们回来,也许是发现乡村变美了,也许是希望换一种慢生活的方式;但能让他们真正安心把根留住,需要有承载梦想的空间、发展事业的沃土,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