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长沙推出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
“社区卫医院医生坐诊;通过远程会诊,还可以请多学科专家会诊。现在家门口看病越来越方便了。”近日,在天心区暮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夏先生医院多学科专家远程会诊。
推动基层首诊、分级诊疗,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要举措。近年来,长沙市聚焦群众就医“急难愁盼”问题,积极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提升,切实提升群众在家门口获得基本医疗和卫生健康服务的便利度和服务质量。
近日,长沙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印发《长沙市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围绕推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群众合理用药需求、优化门诊服务、提供慢病饮食运动处方服务、强化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推进家庭医生服务签而有约、优化医疗保障服务、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改善就医服务环境等9个方面,推出26条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努力让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医院30%号源下沉基层,设立慢病“一站式”门诊
夏先生因突然嘴角歪斜,来到暮云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医院常驻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内科专家秦辉初步诊断其面神经炎的可能性大,医院住院治疗。但夏先生工作很忙,希望就近治疗。
秦辉为夏先生预约了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远程会诊。经过面对面视频会诊,专家明确了面神经炎的诊断,给出了药物加针灸的治疗方案。了解到夏先生的血压、血糖控制得不好,秦辉又帮他预约了心内科和内分泌科专家远程会诊。经过专家调整用药和生活方式指导,夏先生面神经炎恢复的同时,血压、血糖也得到控制。有了这次基层就医经历,夏先生一家人签约了家庭医生服务,“公共卫生+专科医生”的服务团队为一家人建立了健康档案,提供慢病医防融合、转诊绿色通道等一系列服务。
医院医院,和天心区共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以来,遴选了14支医疗专家团队下沉到天心区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常驻帮扶、定期坐诊和培训。截至今年11月,天心区14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35.79%,基层就诊率稳步提高。
目前,全市医院与雨花区、医院与开福区、医院与天心区、医院与湖南湘江新区、医院与芙蓉区等5家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为辖区内居民提供预防、治疗、康复、护理、健康促进等一体化、连续性的医疗卫生服务。
长沙市卫生健康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进一步促进基层首诊、分级诊疗,今后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紧密型医院(均为医院)将预留至少30%的门诊号源和25%的住院床位,优先向辖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放。按照“急慢分治”的原则,畅通双向转诊通道,对需要转诊的患者实行优先检查、优先住院政策,对急危重症患者开通绿色转诊通道。积极推动医联体或县域医共体内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建立覆盖医联体或县域医共体各单位的远程医疗协作网。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安排主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在机构值守门诊服务。鼓励二、医院专家、特色专科团队牵头科室专家等加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居民提供个性化健康服务包,推进医防融合、防治并重。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按照“1+3”工作机制,提升基本医疗与基本公共卫生协同能力。“1”是指每个基层机构设立慢病“一站式”门诊并加挂标识标牌,按照“诊前、诊中、诊后”一站式服务流程,为居民提供全专协调、医防融合的一站式服务,缩短等候时间,提高服务效率。“3”是“三项具体工作”,即每个基层医疗机构开设1个签约台、每个签约服务团队与签约居民建立1个